快訊

觀點/什麼才是活著?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枯葉▲圖/Matthias Ripp flickr CC Licens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56218409@N03/15844801226/

▲圖/Matthias Ripp flickr CC License 

文/Patty Chou

什麼才是活著?我第一次想這個問題,是在看完黃勝堅醫師的書《生死迷藏》第二次是兩年前,爺爺沒有心跳,在做要不要放棄急救選擇前;看到台北慈濟整形外科王樹偉醫師在臉書上說,「(八仙塵爆患者)燒傷面積90%先別插管,給病人和家屬一些時間說說話,說再見」,同樣的問題,我又在腦中想了一回。

《生死迷藏》是醫界友人T推薦我看的。或許是上天的安排吧,如果沒有在爺爺過世前看過這本書,我自己都不敢保證,那天晚上,我會不會在沒有過多的猶豫和掙扎下,做出放棄急救的選擇。我從來沒有後悔過那個決定,同時,我很幸運的,也得到所有家人的諒解。

看重孝道的華人社會,較不易接受「放棄急救」這四個字,潛意識裡,好像會把它當作「不孝」的代詞,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很多時候,插管、再次壓胸急救,除了有一些救活的機率外,強行救活,有可能變成植物人,殘喘活著,另外,大量急救後仍然死亡的結果,可能造成逝者肋骨斷裂(老年人居多)等,最重要的是,你來不及跟你最愛的人,好好說說話,好好說再見。

八仙塵爆所有大面積皮膚燒傷、呼吸道灼傷的病患,被送到醫院,家屬拚了命祈求他們能康復,於是醫療團隊在垂危患者的呼吸道插管、緊急洗腎,讓他們靠葉克膜等維生器材「活著」。

台灣的葉克膜團隊非常有名,曾創下許多傲人的紀錄,特別是在邵曉玲被救活後,葉克膜紅到不少民眾都想讓「葉醫師」治病。「我們曾經天真地認為,我們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可以抗拒死神」,曾是葉克膜團隊的柯文哲感嘆表示,歷經了許多生死離別,自己才開始領悟,醫師最大的敵人不是病人的死亡,而是病人的痛苦,才明白,醫者不是神,只不過是生命花園的園丁。

醫師很討厭病人在自己手中死亡,就算醫療團隊已經盡力了,那種心情還是很差,有一種能力、醫術被否定的感覺。然而,面對醫療極限,真的無法把生命搶救回來時,我們是否願意放過自己,也放過病床上的家人,讓所愛的人「善終」?

善終的原意是讓病患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在生命接近尾聲時,不做積極、侵入性的治療,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家中等),完成自己一些心願、與家人好好珍惜最後的時光等。許曾經插管、裝過葉克膜的患者,已經不能算是「善終」的案例,但王樹偉醫師希望患者先別插管,而是先跟家人說說話、好好說再見,其實也是類似的概念。

新光醫院急診科醫師張志華曾經投書《蘋果日報》,其中一段是這樣說的,「秋天到了,樹葉就會掉落,這是自然現象。人,也一樣,生命如果已經走到盡頭,該慎重思考的是要如何善終。每個人都有自主權,而病人的自主權也是醫學倫理重要的一環」。

善終其實是一個很正向的議題。若每一個人都能夠在意外發生前,做好決定,不但可以減少社會整體醫療資源的浪費,未來也不會讓親屬陷入無助和兩難,甚至造成家人的創傷和陰影。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