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許珮絨報導
近日氣溫下探,不少民眾喜歡在天冷時來一鍋大快朵頤,讓熱湯暖暖身子;不過有網友就提到,如果火鍋當餐沒吃完的話,長輩都會說要再煮滾一次,放涼之後才能放進冰箱,然她對此卻感到相當疑惑,於是向廣大鄉民發問「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嗎?」貼文一出隨即引發熱議。
▲火鍋建議當餐就吃完,否則會造成細菌孳生。(示意圖/資料照)
原PO在論壇《Mobile01》表示,家中的長輩說火鍋若沒吃完不能直接放冰箱,而是要先開火煮到沸騰,且過程中不能翻攪,最後靜置到變涼才能放進冰箱,「以上這些觀念是正確的嗎?有沒有什麼科學根據?」
對此,不少網友回應指出,「第3點要改,以前冰箱功率較差,太熱的食物放進去會影響整個空間溫度,造成其他食物腐敗;現在只要在沸騰後稍微降溫就要盡快放進去了」、「除非吃的時候都是公筷母匙,不然用餐過程加入的口水細菌,還是沸騰殺菌後再冰存會比較好」、「重點是滾了之後要蓋蓋子再放涼」、「沒熟的食物過夜根本細菌培養皿啊」、「一般湯類跟火鍋都含有水跟油,有含水就能讓細菌孳生,如果不在放冰箱前煮滾,很容易再加熱就是餿掉的味道」。
一名營養系的網友出面解釋,表示煮滾的目的是要殺死絕大多數的微生物,而不要攪動是為了阻絕餐具和空氣夾帶微生物侵入;至於要放涼再放進冰箱是基於冰箱製冷功率的限制,如果熱的直接進去會導致冰箱內部溫度立即升高,不僅會提高冰箱本身製冷機制的負荷,也會增加冰箱內其他食材和食品變質的機率,「即使有急速降溫室的機種,我個人也是建議多少冷卻下來(隔水冷卻是個好方法)之後才放進去,因為相對溫差的差距越大,鍋子(尤其是鍋蓋本體或蓋子與鍋身之間的縫隙)因冷縮熱脹而變形或是氣密性下降的機率也會增加。」
另有網友表示,食物腐壞的原因是因為細菌,如果沒有細菌生存的環境就不容易腐壞,「以罐頭為例,封裝完成後還會加熱殺菌,如果殺菌確實,罐頭也沒有破損,裡面就是無菌狀態,常溫放置幾年都不會壞;但是一般家庭食物不可能有罐頭的密封無菌狀態,所以加熱殺菌後不攪拌就是不讓新的細菌進入食物,冷卻時加蓋也是避免細菌進入食物,冷藏只是減慢細菌繁殖速度,遲早還是會壞的,因為家裡不可能做到無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