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幹「一件大事」?英專家斷言:得台灣者得天下

美中之間的緊張與全球競爭態勢並未因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而有轉寰。英國知名史學家佛格森指出,美國因全球事務備多力分,北京卻能集中焦點,台灣議題恐成拜登不可承受之重。

▲ 佛格森認為,中國只專注幹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很可能是「得台灣者得天下」。(組合圖/翻攝自中共官網、總統府提供)

佛格森(Niall Ferguson)是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曾為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與牛津大學的歷史教授,並於2004年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是備受矚目的外交政策評論員。

佛格森在一篇專文裡,提到哲學家勃林(Isaiah Berlin)引用古希臘詩人阿克拉卡斯(Archilochus)的詩句來比擬不同風格的作家:「狐狸所知博雜,刺蝟惟逐其一。」

佛格森認為,這句話也可以用來類比美中之間的強權政治:美國就是狐狸,在外交政策上追求各種目標、策略,備多力分;中國則是刺蝟,所有事情都不脫一個一貫的核心願景。

他以1971年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密訪中國總理周恩來為例,季辛吉就像狐狸一樣抱持太多目的,除了想促成總統尼克森訪中,還希望中國幫忙美國擺脫越戰,更想利用中國與蘇聯之間的矛盾來向蘇聯施壓,以減緩核武競爭。

反觀周恩來就如刺蝟,始終緊咬著台灣問題,他當時說,若此關鍵問題不解決,整個美中關係的結都打不開。

季辛吉在衡量得失後,向中方讓步,表明不主張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

後來,中華民國於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尼克森如願於1972年訪中,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一步於1979年建交,並終止與中華民國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所幸透過友台人士在美國國會遊說運作,催生「台灣關係法」,重新規範美台關係。

文章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成功讓國內菁英階層與大眾更加反中,繼任的拜登別無選擇,只能蕭規曹隨。但令人訝異的是,拜登政府在很多方面都比川普更強硬,兩國貿易戰與科技戰也仍未消停。除了人權之外,拜登與川普唯一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拜登更強調聯合盟邦共同抗中的重要性。

佛格森透露,幾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名經濟幕僚告訴他,習近平最念茲在茲的事,就是重新把台灣納入控制之下,為此不惜打破國家主席最多只做兩任的慣例,並擴充陸海空三軍。

佛格森說,美國在軍事優勢縮小之際,益發強化對台承諾,不啻是危險情況,若口頭許下「堅若磐石」的承諾,實際上卻是散沙,很容易讓美國與台灣因誤判釀出危機。

佛格森認為,拜登政府的一個課題是,要多久才會意識到自己可能面臨台海危機。有政論員覺得,台灣目前給北京的感受,很像60年前古巴飛彈危機給美國人的感覺;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也在國會證稱,北京可能在2027年之前侵台。

文章提到,有人把台灣類比為1914年的比利時或1939年的波蘭,這兩個國家分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戰首場戰役的發生地。

但佛格森認為,台灣之於美國,更像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之於英國。當時英國不滿埃及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夥同以色列與法國想以武力奪回;而美國不願在應付蘇聯之際節外生枝,反對英法動武,運河終究落入埃及之手,英國這頭昔日雄獅,也成了紙老虎。

佛格森表示,當年美軍打輸越戰,讓南越人流離失所,但至少除了越柬戰爭之外,並沒在亞洲引發骨牌效應;然而,若美國失去台灣,或甚至不為台灣而戰,會讓全亞洲看到美國主宰印太地區的時代告終,讓中國洗刷兩百年來的失色與恥辱、重新成為亞洲一霸,屆時就會是美國版的蘇伊士運河事件。

文章最後提醒,狐狸(美國)的盲點是備多力分,刺蝟(中國)卻只專注幹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很可能是「得台灣者得天下」,不得不慎。

 

 

中央社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