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鳥事!台澳合作追蹤瀕危黦鷸 曝:台灣是重要休息站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一隻由澳洲昆士蘭大學團隊繫放瀕危候鳥黦鷸(兩字音皆同「玉」),於本月22日抵達台灣,經台南鳥友李正峰於28日現場目擊後,確認牠平安於台南鹽水溪活動。預計將在台灣休息數日補充體力之後,繼續往北遷徙,回到東北和西伯利亞的故鄉繁殖。

▲台澳合作追蹤瀕危黦鷸,台南鳥友李正峰於28日現場目擊,確認牠平安於台南鹽水溪活動(圖/李正峰、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表示,這隻黦鷸(又稱紅腰杓鷸或遠東杓鷸,Far-eastern Curlew,學名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編號40963,雌鳥)是在2017年於澳洲昆士蘭省摩頓灣(Moreton Bay)繫放,安裝上綠色足旗及代碼AAD及一枚衛星發報器。研究團隊每年追蹤其行蹤,今年是繫放以來第四次北返。這一枚發報器每48小時會透過衛星訊號,將鳥類的活動位置回報給研究團隊。

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伍德沃斯博士(Dr. Brad Woodworth)通知同屬團隊成員、目前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的林大利助理研究員,該隻黦鷸已於3月22日抵達高雄路竹一帶,並於24日於台南學甲鹽水溪濕地活動。經現場尋找及持續透過衛星追蹤後,由鳥友李正峰於28日目擊這隻個體平安在現場覓食。

▲黦鷸於台南學甲活動路徑(圖/澳洲昆士蘭大學、特生中心提供)

編號40963的黦鷸確認在台灣平安的消息傳回澳洲,令研究團隊士氣大振!團隊成員紛紛驚呼:「太驚人了!幹得好!(How awesome! Nice work all)」、「我好興奮啊!(This is so exciting!)」。研究主持人,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理查‧富勒博士(Dr. Richard Fuller)表示,這是非常難得的好消息,台灣鳥友為候鳥遷徙拚上非常重要的拼圖。遷徙候鳥的旅途會經過許多國家,需要經過這樣跨國際的合作,才能知道牠們活得好不好、需要什麼樣的生存資源,我們才能規劃更貼近牠們生存需求的保育行動。

特生中心表示,近年來,東亞澳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n Flyway, EAAF)的眾多遷徙水鳥因為泥灘地流失和過度獵捕而導致數量大幅下降,也暗示遷徙沿路的濕地品質日漸劣化。黦鷸是受脅鳥種之一,在全球和臺灣的受脅物種紅皮書的受脅等級皆屬於瀕危級(Endangered, EN)。透過這次的衛星追蹤和現場目擊回報,研究團隊將可以更瞭解候鳥在遷徙過程中啟程和休息的時間,以及休息時所需要的棲息環境條件等。這一次黦鷸在台灣休息充電,也表示台灣的濕地是牠們在旅途中重要的休息站。

▲黦鷸遷徙路線(圖/澳洲昆士蘭大學、特生中心提供)

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表示,遷徙候鳥的保育迫切需要國際合作。「這些候鳥的遷徙都是跨國旅行,一個國家的環境不好,其他國家再努力維護環境也沒有用。」台灣和澳洲團隊自2018年起針對遷徙候鳥一直有密切的合作,包括共享資料、發布報告和研究論文。尤其台灣鳥友不斷提供大量的鳥類觀察記錄到全球公開資料庫,每年都名列全球前十名。大量資料都是保育鳥類和自然環境的重要基礎資訊,世界各國可自由下載運用,也讓台灣成為全球的資料新亮點。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NCC、考試院、大法官人事任命權卡立院 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