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19)日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台通知,因我國釋迦(番荔枝)及蓮霧多次檢出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將從明天起暫停輸入這兩種水果。農委會主委對此表示「無法接受」,繼半年前鳳梨遭對岸禁止輸入之後,這次換釋迦和蓮霧,他也坦言「半年前早料到」。
▲中方在「沒有科學證據的情況下」片面中斷輸入我國釋迦、鳳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記者會上表示嚴正抗議,並要求中國有關部門在9月30日前作出正面回應。
農委會表示,我國自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19日計輸出釋迦3,220批,28,956公噸至中國大陸,農委會防檢局在接獲中方通知番荔枝不符規定案件後,即進行產地供果園回溯,確認田間介殼蟲發生情形及輔導強化防治措施,已自2020年10月19日起強化源頭管理及輸出檢疫措施,並於9月10日再度強化包裝場檢查。2021年迄今輸出蓮霧1,458批,共3,710公噸,其中不符中方規定僅6批,不合格率僅0.41%,我方持續強化輸出檢疫檢查,6月28日後即無不符中方規定情事。
陳吉仲強調,對岸挑在中秋佳節片面拋出停止輸入的消息,6月底前如果有不合格,當時為何不講,卻選在團員假期通知,隔天即暫停輸入,農委會當然完全無法接受。但他也坦言,今年3月發生鳳梨事件之後,就有預料到類似的事情還會繼續上演。
▲陳吉仲強調,介殼蟲的問題,當地透過「燻蒸」水果表面就可以處理。(圖/農委會提供)
陳吉仲還說,台灣鳳梨賣到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唯一有介殼蟲問題的只有中國,釋迦、蓮霧也賣到其他國家,有同樣問題的又只有中國。他認為中方要提出科學證據,我們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台灣很樂意檢討,但所有介殼蟲的不合格率只有中國通報。
陳吉仲多次強調,介殼蟲分布在亞洲各地區,包括台灣、印尼、印度、中國等,牠不是在果子裡,而是從表面就可以直接處理,「很訝異為何中國不就地燻蒸處理」。陳吉仲認為,中方若發現任何科學根據,表明水果有介殼蟲害,應該主動反映,而不是片面宣布暫停輸入,他已經指示防檢局立刻回文抗議。
針對中方以「不符國際貿易規範之做法」破壞兩岸正常貿易機制,陳吉仲表示將循正式管道向中方要求諮商,倘若9月30日前中國相關單位對我國所提的要求沒有正面回應,農委會將依照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爭端解決控訴,訴諸國際組織相關機制來解決。
▲農委會表示將舉辦農遊券抽獎活動,鼓勵消費者以五倍券購買國產釋迦與蓮霧。(圖/記者王浩原攝影)
我國釋迦年產量約5萬7千公噸,蓮霧年產量約5萬公噸,109年外銷中國數量分別為13,588公噸及4,792公噸,分別佔總產量23%及9.6%。針對中國暫停進口一事,陳吉仲表示農委會立即啟動5項具體措施,「預算10億元」,當中包括:一、採取外銷獎勵措施及擴大舉辦台灣水果節活動,增加對香港、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現有市場的出口數量,目標分別為釋迦5,000公噸及蓮霧1,000公噸;二、採取產季調節措施,分散市場供應量;三、提供農遊券抽獎活動,鼓勵消費者以五倍券購買國產釋迦與蓮霧,全民挺農民;四、加強電商促銷;五、建置企業團購平台,增加國內需求與採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