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
為了掌握臺灣鳥類繁殖的變動情形,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推動「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號召全臺各地具有鳥類辨識能力的公民科學家,在各自認養的樣區進行「數鳥」的任務,追蹤臺灣繁殖鳥類、以及部分鳥種族群變動的科學性數據,盼替生態環境帶來一大進步與警示。
▲斑紋鷦鶯身長16-18公分,體型嬌小,尾巴很長,幾乎等於體長(圖/特生中心提供_黃國維攝)
特生中心從2009年開始在每年臺灣鳥類主要繁殖季節的3-6月間推動「數鳥」任務,目前累積超過70萬筆的鳥類調查資料,而參與調查的公民科學家不分年齡,從9歲到70歲以上都有,目標是期望透過全民參與,以固定的時節、地點及方法,記錄臺灣繁殖鳥類的現況,不僅凝聚台灣鳥類愛好者也為生態環境提出警訊。
▲粉紅鸚嘴,圓頭、長尾,這種可愛的群居性鳥類在分布區裡是森林、庭院,蘆葦叢和濃密農地中常見的鳥。(圖/特生中心提供_彭國棟攝)
然而鳥類並不是愈多愈好,例如外來種的灰頭椋鳥和白腰鵲鴝族群趨勢持續成長的狀況,對於本土鳥種和生態造成的威脅也是一種警訊。而從研究團隊分析追蹤2009-2020年的資料顯示,保育類鳥種中的臺灣朱雀和烏頭翁的族群顯著下降,而生活在農地和草叢的棕三趾鶉、斑紋鷦鶯、灰頭鷦鶯、褐頭鷦鶯、棕背伯勞和粉紅鸚嘴的族群,也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
▲褐頭鷦鶯個性大膽,常躲在在灌木叢裡,但在裸露棲枝上鳴唱。(圖/特生中心提供_黃國維攝)
特生中心也表示,「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是眾多志工完成的公民科學活動,所得資料經過匯集與檢核後,部分已陸續開放於「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之入口網(TaiBIF)」和「eBird Taiwan賞鳥資料庫」等公開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