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近日南投縣草屯通報發現外來種「海蟾蜍」(甘蔗蟾蜍),這種動物原產於中南美洲,曾被引入世界各地防治害蟲,但因其有毒又會捕食在地動物,以及與原生蛙類競爭,造成嚴重生態浩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醒民眾,若在野外發現海蟾蜍,應立刻通報發現地點、照片與日期。
農委會表示,海蟾蜍不只體型比原生種龐大,一次可產約1到2萬顆卵粒,繁殖力超強。牠們主要棲息在菜園、農墾地、沼澤溼地、溝渠、樹林等,適應力良好,只要是體型比牠小的動物(如昆蟲、蜥蜴、蛙類等)都會獵食。而體型比牠大的動物,國外文獻中提及如貓、狗、蒼鷺、蛇類等動物,也會因誤食海蟾蜍而中毒。
農委會指出,為了避免海蟾蜍影響台灣生態,目前已由林務局結合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南投林區管理處進行移除,已移除百隻,若民眾在野外看見牠們,請協助通報「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臉書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froghome/),並附上照片、發現日期與座標,以利志工協助移除。也可撥打1999通報地方政府,再交由專業志工前往確認或移除。
農委會提醒,由於海蟾蜍遭遇天敵或被擠壓時,耳後腺可能會噴出毒液,不慎入眼會產生刺痛及傷害,對人、貓狗及野生動物也有威脅,一般民眾請勿直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