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欣怡/新竹報導
▲新竹市動物園昆蟲館遭指控,將鸚鵡和綠鬣蜥混養,造成鸚鵡自殘咬毛。(圖/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提供)
新竹市立動物園將16隻鸚鵡委由台灣昆蟲館照顧,但卻被台灣鳥類救援協會出面指控照顧不周,將鸚鵡與綠鬣蜥混養,造成鸚鵡因恐懼自殘咬羽毛,加上生活空間差,還造成部分鸚鵡死亡;對此,新竹市立動物園昆蟲館也澄清,鸚鵡與爬蟲類混養,是為了增加動物行為豐富化與物種多樣化,目前已先將爬蟲類移至另一空間,提供動物最好的生活環境與照顧。
一張張的照片中,原本色彩鮮豔的鸚鵡從脖子到胸部已經光禿禿一片,部分影片中,不同品種的鸚鵡因為領域被侵犯,還雙方起了爭執。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指控,新竹市動物園將16隻鸚鵡委託台灣昆蟲館照顧,但卻將綠鬣蜥和鸚鵡混養,因生活環境常遭綠鬣蜥佔據、被搶食物,造成鸚鵡無處可逃,以致需要高互動的鸚鵡自殘咬毛、行為變異、躁動和攻擊。甚至還擅自將中大型鸚鵡帶離至台灣昆蟲館台北館展演。
▲▼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指控鸚鵡因恐懼自殘咬羽毛,加上生活空間差,還造成部分鸚鵡死亡。(圖/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提供)
協會更指出,昆蟲館人員為了不讓鳥兒飛翔還剪羽,為了使鸚鵡與人互動討食,還讓牠們常處於飢餓狀態,痛批「這是非常不人道的對待!」協會還發現,大小型鳥放置在一處空間也造成許多小型鸚鵡死亡,有些還已經不知所蹤。
不過對於協會的指控,新竹市立動物園昆蟲館也澄清,鸚鵡與爬蟲類混養,是為了增加動物行為豐富化與物種多樣化,以增進鸚鵡行為豐富度及心理健康,並有互動良好影片,目前國內的屏東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與綠世界生態農場,皆有將鸚鵡與爬蟲類混養的先例。
▲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指出,大小型鳥放置在一處空間也造成許多小型鸚鵡死亡。(圖/台灣鳥類救援協會提供)
至於鸚鵡的死亡,昆蟲館也解釋,事情就發生在去年10月,該館鸚鵡展場是由王姓前員工所照顧,王姓前員工在未先與該館主管溝通下,就在鸚鵡展場放置鳥窩,造成鸚鵡爭奪鳥窩互相攻擊,而導致其中一隻鸚鵡死亡。事發後該館立即移除鳥巢,並訂定標準作業流程,隨時密切關注展場內的個體平衡,從此則再無類似事件發生。
有關鸚鵡拔毛,柯心平館長表示係發生於109年1月,鸚鵡一般出現拔毛行為,會從體外寄生蟲、皮膚疾病、環境設置、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改善,該館有兩隻鸚鵡有此狀況,經了解可能造成鸚鵡拔毛原因與改善,目前雨傘巴丹鸚鵡拔毛行為已達停止,現今已完全復原,另一隻折衷鸚鵡的拔毛行為亦有改善。
新竹昆蟲館指出,為了動物福利,及利於觀察鸚鵡生活狀況,新竹昆蟲館已於12月21日進行調整展場,將爬蟲類移至另一空間,於展場增加攀爬棲架、給水及飲食設施等,以提供動物最好的生活環境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