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很多人愛喝的飲料,竟是免疫力最大殺手。(圖/翻攝自pixabay)
人要健康,免疫力一定要顧好,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人體最強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體第一道免疫所在,就是腸道。腸道堪稱人體第二個大腦,人體約有70%的免疫細胞在腸道,如果沒有腸道照顧好,除了免疫力下降,很多疾病都會跟著上門。國內營養學權威王進崑教授就教大家如何守住腸胃健康,還有很多人都會犯的錯,常常喝了這杯,竟是免疫力最大殺手!
王進崑是現任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在國內外營養學界均享有崇高的聲望與地位,他在著作《王進崑營養學,白髮變黑髮,年輕15歲》中,除了教大家靠吃的把健康找回來,更要努力喚起人體的自癒力,讓疾病都能自然好。
▲著作《王進崑營養學》教大家透過最自然的飲食方式,擺脫藥罐子,找回健康。(圖/大是文化提供)
別輕忽人體第一道自癒力──腸胃
我們常常任由大腦選擇喜愛的食物,例如酥脆的雞排、冰涼的飲料,而沉默的腸胃只能逆來順受的消化,還可能吸收有害物質。可是,人體第一道自癒力防線就在腸胃道。因為腸胃道是人體與食物接觸的最前線,負責掌管消化、吸收、荷爾蒙調控、免疫、黏膜新生及修復等功能。
胃:先初步消化蛋白質
消化道以口腔為起點,直腸為終點。食物進入口腔後, 經由咀嚼與唾液充分反應,澱粉質初步被分解,咀嚼後的食物經食道進到胃,每隔15至20秒會間歇性壓縮將食物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食糜中的蛋白質在胃部會先進行初步消化, 不同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時間也會不同,水或果汁通過胃的時間約1至30分鐘,肉類約3至4小時。醣類食物通過胃的速度最快,其次為蛋白質,脂質類食物速度最慢。
胃功能差或罹患胃部疾病者,須避免狼吞虎嚥與暴飲暴食,以免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即是食糜離開胃部)受到阻礙,或胃酸受到不正常刺激。
▲影響胃排空的常見因素。(圖/大是文化提供)
胃部消化作用的第一步是分泌胃酸。蛋白質消化酵素(gastrin,胃泌素)必須經由胃酸活化才能發揮作用,正常狀況下,胃酸分泌不會造成傷害,但受到刺激而不正常分泌時,可能造成損傷。
此外,胃酸也有助於鈣與鐵的吸收。若長期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須特別注意鈣與鐵的攝取是否足夠。攝取含醣類食物(全穀根莖類、奶類、水果類),以及空腹飲用咖啡或茶(咖啡因與單寧酸)會引發胃酸分泌。
蛋白質食物在消化初期能夠緩衝胃酸分泌,但中後期會促進胃酸分泌,其分泌量甚至比攝取醣類食物多。脂肪類食物雖然會抑制胃酸分泌,但會使食物滯留胃部的時間增長,胃部曝露在胃酸中的時間反而會拉長。
胃酸長期不正常分泌,會造成消化不良、促進發炎、提高潰瘍與胃癌的風險。煙燻、燒烤或油炸類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部發炎的風險,建議減少食用。
▲影響胃酸分泌的常見因素。(圖/大是文化提供)
小腸:消化及吸收所有的營養
食物經胃部初步消化後,將進入負責消化與吸收各種營養素的小腸。小腸起始於幽門終於迴盲瓣(小腸的末段和大腸的交界處),總長約6至7公尺,又可以細分為十二指腸、空腸與迴腸。
十二指腸銜接胃與空腸,長度最短,但許多消化酵素在此注入與胃酸中和。因此,十二指腸是容易發生潰瘍的危險區域之一,若負責中和酸的碳酸鹽不足,或胃酸分泌過多時,很容易造成十二指腸損傷。
在小腸中,脂肪分解成脂肪酸與甘油、蛋白質變成胜肽或胺基酸、醣類分解成葡萄糖或半乳糖等。大部分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會在空腸吸收、維生素B12在迴腸吸收,被吸收的營養素進入淋巴、血液循環或經由肝門靜脈(從小腸流至肝臟的靜脈)進入組織。
小腸具備完整的免疫系統,迴腸中淋巴系統緻密度是空腸的數倍(緻密度高代表淋巴多,所以免疫效果高)。腸道除了消化作用外,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利器,廣布的腸黏膜與緻密的腸上皮細胞是最有效的物理性防禦,上皮細胞下有大量的巨噬細胞、樹突細胞、顆粒球與淋巴細胞,可清除侵略性的微生物或病毒。
小腸腸道負責防禦的細胞會不斷新生、輪替與修復,適當的休息(睡前不進食,可以讓腸道休息)是維持小腸功能的最佳方式。
大腸:每天運動三至五次
經過小腸消化吸收後,殘餘物質會經由迴盲瓣進入大腸,大腸又可分為盲腸、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與直腸。
大腸的主要功能為吸收水分與殘留礦物質,而大腸沒有絨毛且腸壁較薄,所以運動頻率較緩和。每天約有三至五次的「團塊運動」,可把大腸內容物往直腸方向推進。
若是大腸蠕動頻率增加或糞便水分增加,會導致腹瀉。腹瀉其實是人體的防衛機制之一,尤其是急性腹瀉。當人體攝取到有害物質或微生物(例如病毒、細菌、真菌等)時,為避免有害物留存體內與微生物在體內滋長,大腸會很快的將它們立即排出體外。
急性腹瀉若順利排出有害物後,恢復時間通常會較短,不建議用止瀉藥,以免妨礙排泄掉異常的有害物。而慢性腹瀉原因很複雜,但不論是急性或慢性腹瀉,都要適時就診,以避免流失過多水分與電解質,造成脫水或其他的不適。
▲腹瀉的徵狀和常見原因。(圖/大是文化提供)
腹瀉另一個相對問題就是便祕,便祕原因更為複雜,主要原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排便時間紊亂、作息不正常、水分攝取不足、疾病、緊張、藥物(如止痛藥、胃酸抑制劑等)與缺乏運動等,皆有可能引起便祕。
便祕大多數是因為飲食攝取偏差或水分攝取不足所致,人在壓力之下可能因為情緒緊張與作息不正常,造成大腸蠕動異常而形成便祕。
長期性便祕可能是大腸蠕動效能降低,或平日活動不足所造成,較適合食用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如豆類、燕麥、果膠);短期性便祕可吃富含纖維質食物,尤其是非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如蔬果纖維)。此外,適量補充益生菌也可以有效緩解便祕。
每一口食物不只提供營養,更可能改變我們的免疫反應。因此在食物入口前不妨多想想:我的腸胃真的喜歡它嗎?我是否適合食用這些食物,而不影響身體免疫運作呢?
食物生命旅程,打造人體兩次排毒
我經常對學生耳提面命的囑咐一定要吃早餐,早餐的重要性不只是提供一天能量,更能開啟人體的排毒機制。正常來說,食物進入人體後,經消化、吸收後的殘渣會在24小時內被排泄掉。上午8點的早餐約在中午12點會完成消化吸收,且會從迴腸轉入大腸。下午1點進食午餐後,午餐食糜會在下午5點趕上早餐吸收後的殘留物,並且開始進入大腸。
而下午6點進食晚餐後,在晚上9點至10點間晚餐的吸收後殘留物,開始進入大腸並趕上午餐的吸收殘留物。此時,早餐未被吸收的殘留物,因腸道蠕動會被排出,所以晚間9點至10點是解便的最佳時機。
隔天上午時,前一天午餐與晚餐未被吸收的殘留物已移至直腸,待吃完早餐後10至20分鐘腸道蠕動,便可促進排泄,即上午7點至8點是解便的好時機。建議每天至少一次排便,最理想的是上午與晚間各排一次。
隨手一杯冰飲? 免疫力的最大殺手
腸道不只是人體第一道免疫所在,也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最強大的免疫器官。越來越多研究報告指出,腸道不好就會吃出病來,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精神疾病與各種癌症等危機。
但是許多人對於腸道保養毫不在意。例如:天氣炎熱時,手上一定拿著冰品或冰涼飲料,這看似一種冷熱調和、平衡溫度的行為,事實上是對腸道與身體的慢性傷害。
人體處於恆溫狀態,當腸道瞬間降溫,會降低其蠕動性、消化力、吸收與免疫功能,人體免疫力自然受影響。相對的,過熱或過度辛辣的食物,也會直接影響腸道功能。
另外,即使是微糖飲料,但添加的果糖在人體內代謝速度快,容易轉化成脂肪堆積,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