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倡議者去年底在白宮外站了57小時,要求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數週後他們如願以償,但事實證明,說服企業冒著得罪世界第2大經濟體當權者的風險以跟進抵制,困難許多。
▲人權提議者去年底要求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圖/中新社)
加拿大、英國和澳洲加入美國,以人權問題為由,對2月4日登場的北京冬季奧運會祭出外交抵制。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兩年來,代表香港、西藏和新疆地區人民的倡議人士一直在敦促美國和西方企業中止對北京冬奧的贊助和轉播,或公開譴責中國當局在這些地區進行的鎮壓。
然而,人權倡議者說,可能冒犯世界第2大經濟體統治者的風險,導致企業堅持履行他們的北京冬奧相關交易,並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徑保持沉默。
倡議團體「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計畫負責人艾金(Zumretay Arkin)說:「他們能想到的只有錢。我感覺所有人現在都只想逃避現實,然後等到(北京冬季)奧運會結束。」
全球超過200個團體寫信、規劃請願並在企業辦公室外舉行抗議活動,以使各界注意到中國當局對維吾爾人、藏人和香港人的鎮壓。
艾金表示,德國金融服務公司安聯(Allianz)是唯一同意與維權人士會面的企業。艾金10月在慕尼黑與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活動人士和前新疆教師席迪克(Kelbinur Sidik)辦了一場會談,席迪克談及他目睹中國維吾爾人拘留營內的情況。
現居荷蘭的席迪克告訴「華盛頓郵報」,中國當局在2017年強迫她在拘留營裡教普通話,她看到被拘留者戴著鐐銬和編號制服。
她說,被拘留者睡在狹窄牢房的水泥地板上,被迫學習有關中國共產黨的愛國歌曲。
安聯高層似乎被席迪克的發言所觸動,並表示他們將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討論此事。
安聯的一位發言人拒絕透露公司是否向國際奧會提出此議題,但安聯仍是奧運會十多個全球贊助商之一。
這名發言人表示,安聯的支持「以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為中心」,且「性質上屬長期」,涵蓋東京、巴黎、米蘭和洛杉磯奧運。
許多贊助商將中國視為它們最大的市場之一。對美國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來說,中國占其收益26%,高於他國。當西方企業批評中國當局,甚至是含糊地談起中國認為敏感的話題,北京一直以來都迅速出手懲戒。
英特爾上個月致函其供應商,要求他們避免從新疆地區採購商品或服務,此舉惹怒中國。英特爾很快成為中國官媒和網路用戶箭靶,促使這一晶片巨頭道歉。
英特爾拒絕就其贊助奧運的相關批評發表評論,儘管英特爾領導高層已公開承認中國人權問題。
英特爾(Intel)法務長羅傑斯(Steve Rodgers)去年在國會聽證會上,被問及他是否同意美國政府有關中國正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的評估時表示:「我已經閱讀國務院的報告,我已研究過它,我相信它的結論。」
其他奧運贊助商大致上迴避了「華盛頓郵報」關於中國人權紀錄的問題。
可口可樂(Coca-Cola)、寶鹼(Procter & Gamble)拒絕置評;Visa、普利司通(Bridgestone)未回應置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