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r. Phoebe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一在美國Netflix上架,我便迫不及待的拉著C看《美國女孩》,一部框架看似簡單,後座力卻十分強大的電影。故事講述在美國長大的女主角梁芳儀,因為母親罹癌而舉家遷回台灣。時空背景還原至2003年,在MSN等朋友上線、等到天荒地老的撥接網路、書店的明星卡、偷簽聯絡簿、學校使用體罰、父母罵人的用語、用成績來衡量學生受歡迎程度、甚至是SARS的來襲,讓千禧世代心有戚戚焉。
十三歲的梁芳儀面對生病的母親、水土不服的環境、關愛卻因長期分離而有些陌生的父親,讓她背負著既想融入卻又想保有獨特的尷尬心態。片中令我最有感覺的,是她和母親大吵的一幕:
母:送你去美國是讓你這樣跟媽媽講話?
儀:You sent us to the states because you wanted us to be different.(你送我們去美國是為了要讓我們不一樣)
母:I wanted you to be better, not different!(我要讓你們更好,不是不一樣)
儀:Better is different!(更好就是不一樣!)
▲(圖/翻攝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這段對白在我腦中轉了好幾次,只因為它道盡父母把孩子送或帶出國的心理矛盾,他們一方面希望孩子能鶴立雞群,卻又不喜歡孩子被美國文化影響而更有主見、或以平起平坐的態度來和父母溝通。美式教育從小就給予並且注重孩子的選擇,而台灣教育是師長說了算,順從及融入群體才是更重要的事。顯然令梁芳儀感到不滿的,是她沒有選擇就被帶去美國,同樣也沒有選擇又被帶回台灣。
除此之外,《美國女孩》在東西文化衝擊的拿捏恰到好處。傳統的父親雖說不知道孩子不愛吃番茄醬,但卻在念了芳儀的講稿後說,「如果你還是覺得美國比較好,就算窮到脫褲子,我還是會送你回去。但如果你只是在逃避的話,在哪裡都一樣。」短短兩句,道盡父親對她的疼愛,卻也點出芳儀的盲點和問題。
許多人說這部電影沒有結局,甚至也沒有一般電影擁有的起承轉合。但在我看來,《美國女孩》精彩的點正是在那些看似平淡卻令你揪心的片段,比如在西餐廳吃到甜死人不償命還沾滿巧克力醬的冰淇淋、媽媽面對化療的艱辛無助只能在曬衣服時大哭發洩、爸爸必須為了賺錢而如候鳥般來回飛等等,沒有好萊塢電影的完美燦爛大結局,卻描繪了人生的真實與深刻。
阮鳳儀導演因為《美國女孩》而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這部電影由她個人經歷改編,與其說觀眾陪伴梁芳儀的叛逆與成長,倒不如說我們見證阮導演和過去和解的過程。她在受訪時表示,「和解是很多人用的字,但…真正的和解是與自己和解。」藉由這個故事去聆聽並理解父母當初的苦衷和視角,從認為父母做的「不夠」而心生不平,走到一個理解的境界,理解在當初時空背景下,父母給予我們的,就是當下的「最好」。這是必經的成長路徑,也是和解的開始。
好奇各位也有看這部電影嗎?留言來告訴我心得吧!
延伸閱讀>>>
千萬別抬頭
https://drptraveling.blogspot.com/2022/02/lookup.html
慾望城市續集
https://drptraveling.blogspot.com/2021/12/d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