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癢!像千萬隻螞蟻爬身 1圖秒懂「異位性皮膚炎」關鍵知識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性疾病,發生原因和基因、環境有關,在台灣的盛行率約5-7%,半數患者在嬰兒時期就可能出現症狀。一般人只知道異位性皮膚炎會讓患者非常癢,有病友以「千萬隻螞蟻爬在身上」來描述發作時的慘況,這種疾病確實會嚴重干擾人生,連帶影響國家的生產力。

異位性皮膚炎被評為所有皮膚疾病當中最嚴重的病症,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生理健康和精神狀態,還會影響整體國家生產力。台灣最新一份針對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顯示,約有9成病友工作表現受到影響,且約1/3病友近期曾因病情請假就醫,造成每年約68億元國家生產力的損失。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發炎性皮膚病,發病時奇癢難耐,有病友甚至用「癢到骨頭裡」來形容,而且愈抓愈癢,進而導致睡眠障礙、憂鬱、輕生念頭等精神問題和肥胖、心血管疾病、感染等風險。

台大研究團隊去年發表一份針對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研究顯示,92.5%病友日常生活受到影響,88.5%工作能力受影響,約1/3病友表示近期曾因異位性皮膚炎請假。而且隨著異位性皮膚炎病情加劇,工作和生活能力受影響的比例愈高。

在台灣,健保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37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就醫,重度成年病友占7.43%,以正常人每年薪資中位數約50.1萬元的一半來估算,每年台灣因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未能妥善控制所損失的生產力高達68億元。這還不包括為了照顧家中異位性皮膚炎幼童患者,不得不放棄工作或無法維持正職的成人照顧者生產力。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面,用藥與疾病嚴重度息息相關。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指出,目前臨床多採EASI評分標準,依據皮膚紅腫、抓痕、苔癬化等症狀的分布面積,劃分為3個等級:0-6屬於「輕度」,7-19屬於「中度」,20-72分則為「重度」。

楊靜宜曾診治一名9歲男童,對方經常因劇癢難耐而過度搔抓,導致腿部破皮流血,腳痛到無法行走,他還用「千萬隻螞蟻24小時不停爬,癢到骨子裡」來形容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可怕。

楊靜宜透露,該名小弟弟曾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可惜效果不太理想,後來成功向健保申請到生物製劑治療,施用4個後重拾笑容。很多病友會擔心一輩子用藥,楊靜宜指出,臨床會就病患的體質進行校正,減緩過度的免疫活化,使其穩定,再慢慢修復皮膚障蔽,將重度壓制成輕度,轉為低劑量類固醇、免疫調節藥膏等藥物治療,一步步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尋求脫離長期用藥的可能性。 

楊靜宜醫師分享異位性皮膚炎臨床案例。(圖/記者陳弋攝影)

▲楊靜宜醫師分享異位性皮膚炎臨床案例。(圖/記者陳弋攝影)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率高,約6成的成人病患儘管接受治療仍無法妥善控制。楊靜宜說明,人的免疫系統有Th1和Th2兩種細胞反應,兩者互相拮抗,當Th2過度反應,壓制了Th1原本對抗病毒和細菌的免疫力,就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原本就脆弱的皮脂膜,變得更容易發炎、破皮、感染,嚴重時甚至招來金黃色葡萄球菌大量堆積,加重發炎,部分病友必須住院治療。

對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來說,標靶治療顯得格外重要。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繁多,除了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還有生物製劑。楊靜宜表示,口服免疫抑制劑施用於中重度病友,臨床觀察到的療效約4、5成,且病友須注意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產生感染的風險,若要達到預期療效,可恐得服用高劑量,但又要注意副作用,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相較之下,楊靜宜建議中重度病友考慮生物製劑等標靶治療藥物,生物製劑可以更精準地作用於標的,副作用發生率較低,另一方面也能平衡Th1和Th2免疫力,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進而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的目標。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隊火力全開戰勝美國隊 賽後記者會談勝負關鍵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