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國防院分析烏克蘭則藉由講述個人故事來鼓舞士氣或爭取國際輿論。(圖/翻攝自澤倫斯基IG)
俄烏戰事爆發,兩國假訊息攻防引起關注。國防安全研究院分析,俄國的假訊息來源毫無根據,烏克蘭則藉由講述個人故事來鼓舞士氣或爭取國際輿論,反觀台灣應建立個人「信任管道」,確保訊息來源正確性。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國防安全即時評析」,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駐研學官廖松柏以「從俄烏戰爭中探討『假訊息』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為題,撰文分析假訊息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及台灣的因應方式。
廖松柏指出,近日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發生,不僅是實體戰場,連帶在網路世界也掀起一波「無硝煙戰爭」,雙方網軍不斷散播假訊息,藉此掩蓋真實訊息的傳遞。
他舉例,戰爭尚未開打前,俄烏兩國在網路世界裡已展開虛擬空間作戰,從最初期駭客攻擊事件一直到雙方網軍在網路空間交鋒,兩國都是為了爭取有利的輿論與社會支持;畢竟,假訊息常起因於民眾對未知的渴望,但也讓未經證實的聳動資訊容易被快速流通。
針對俄烏兩國傳播假消息的模式,廖松柏說明,俄羅斯是將毫無根據或不相關的訊息,透過新聞畫面播送及官方情報機構引述;例如,俄國聲稱南韓義勇軍戰死烏克蘭,事後證實消息來源並非屬實,目的是警告世界公民若加入對抗俄國將被視為敵人。
烏克蘭則是透過講述個人故事或民眾大量上傳影片後,再由相關媒體加以引用。例如,通訊軟體流傳一段影片稱「烏克蘭擊落俄羅斯戰機」,經查證影片多處內容與軍事遊戲「武裝行動」相似,目的在「鼓舞士氣」或以「戰爭的殘酷」等題材獲國際支持。
至於台灣的因應方式,廖松柏指出,台灣是接受境外假訊息最頻繁國家,且已連續蟬聯多年冠軍,這代表中國對台灣的認知作戰不曾間斷;他建議,首先應建立個人或團體訊息獲得的「信任管道」,確保管道正確性及正當性,並避免引用來源不明的陌生訊息。
廖松柏表示,當接收的訊息過於誇大、不合邏輯或常理時,應主動求證及提出檢舉,避免成為假訊息的傳播者或製造者;從好習慣做起,才能共同防堵假訊息見縫插針及病毒式傳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