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男頻尿竟攝護腺癌!醫指6不明顯症狀 50歲起應定期檢查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今健康

隨年紀增長,男性常見出現頻尿、夜尿、小便尿不乾淨等排尿問題,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人老的毛病,但其實這些都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同時也是攝護腺癌的不明顯症狀。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提醒,男性若有發現排尿情況和以往不同,應盡早檢查為佳。

男頻尿、尿不乾淨猜是腎結石,
檢查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

程威銘醫師分享,日前曾遇過一位患者發現頻尿、尿不乾淨等排尿問題前來檢查,因本身就有腎結石,原本認為是因此所起,來看是否為和腎結石有關,但醫師察覺有異,除了患者告知的症狀之外,外表也顯得有些虛弱,更進一步進行檢查後,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不過即便是骨轉移,後續在經過荷爾蒙等積極的治療及保養,預後相當良好。

另一個案例,攝護腺抗原指數稍微高了些,但該案例對於癌症相當謹慎,因此也作更進一步的檢查,發現確實罹患攝護腺癌,不過惡性度較低,醫師建議可作後續觀察,但該案例認為有癌症在身上就是感覺不舒服,因此以不會留下傷疤的海扶刀手術進行切除,預後也相當良好。

(圖/翻攝自今健康)

▲(圖/翻攝自今健康)

男性癌症第5名:攝護腺癌,
醫:頻尿是其中不明顯症狀。

程威銘醫師表示,攝護腺癌在台灣是第五常見的男性癌症,於歐美為排名第一,因各項風險因素導致細胞突變、不斷增生,除了局部不斷腫大之外,也容易遠端轉移,如骨轉移。不過攝護腺癌普遍進展較緩慢,觀察患者存活率多以十年計算,部分可觀察至十年以上,但少數也會有進展較快的,情況因人而異。因此即便同樣被診斷出攝護腺癌,進展及治療也都會有所不同,特別是在這醫學發達、講究精準治療的現代。

程威銘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初期的症狀沒有什麼特異性,患者常常以為自己是攝護腺肥大,就醫經檢查才發現攝護腺癌。初期症狀如頻尿、夜尿、急尿、小便難解等排尿相關問題,後期也可能出現血尿。另外,若攝護腺癌出現骨轉移,會出現相關骨頭疼痛,這也常被認為是人老的毛病,這些都需多加留意。

不過,被診斷有攝護腺肥大也不必過於緊張,良性的攝護腺肥大並不會進一步演變成惡性的攝護腺癌,但是還是需注意可能正存在著共同的風險因子,且症狀相同可能會讓人誤判情勢。醫師呼籲,男性朋友若有發現自己的排尿狀況不同於以往,甚至是不明出現骨痛,都應盡早檢查為佳,特別是風險族群更要注意。

(圖/翻攝自今健康)

▲(圖/翻攝自今健康)

哪些人較容易罹患攝護腺癌?
醫:肥胖、愛吃紅肉都是風險。

程威銘醫師表示,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老化、遺傳等不可空因素外,其他也包括了肥胖、愛吃紅肉、愛吃甜食、不吃蔬果、抽菸酗酒等。國內外也有不少研究認為,平時較少射精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相對較高些,主要與荷爾蒙較長時間存在於體內刺激有關,反之若時常排出,存在於體內刺激也就相對較少,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就較低。不過關於射精這也僅是其中一項風險,其他日常風險一樣得留意。

醫籲男性50歲定期檢查,
風險族群提早45歲開始。

程威銘醫師建議,男性過了50歲可定期至泌尿科檢查攝護腺抗原,若發覺自己為高風險族群,可於45歲就開始定期檢查,若有發現症狀即便不確定,也應即刻前往檢查。雖說攝護腺抗原也會隨著便祕、騎單車、攝護腺肥大等因素升高,但經檢查發現攝護腺抗原較高時,都代表著攝護腺當前已有問題需要處理,進一步作攝護腺超音波、觸診等檢查,也有助釐清問題為何、是否罹癌。

延伸閱讀>>>

男性隱藏殺手?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高低風險治療大不同?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504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1059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