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朱元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困農家,小時幫忙放牛,一場大旱帶走雙親和大哥,沒錢幫家人下葬的朱元璋,還被地主劉德趕走。朱元璋顛沛流離數年後,搖身一變成為開國明君。朱元璋回家鄉召見當時的地主劉德,竟「以德報怨」賜田給劉德並免稅賦。原來,他感念劉德當時提供田地讓家人維生,劉德已去世的哥哥劉繼祖當初幫忙安葬他父母,也追封為儀慧侯,成為佳話。
元朝末年,統治者殘虐統領,百姓民不聊生。底層百姓終日勞動賺錢,還無法支撐家裡一天的開支。水深火熱中,終於有人受不了元朝苛刻剝削,發動起義。起義的人裡面,出現日後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就是朱元璋。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這個當初的放牛小童,會在日後有這麼大的作為。
▲朱元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朱元璋在1328年出生在濠州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中排行第四,家族排行第八,被取名叫朱重八。朱家世代為農民,他父母在地主家當佃農貼補家用,小小年齡的朱元璋也幫地主放牛來貼補家用。
1343年,濠州遇大旱,農作物產量急速下降,次年春天又發生蝗災和瘟疫。在天災加持下,朱元璋雙親和大哥半個月內接連去世,他們家卻窮到連安葬費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鄰居給他們找塊空地,他和二哥用兩塊破舊衣服包裹遺體,安葬家人。
朱元璋為了活命,和二哥分道揚鑣,走投無路的他隔年到皇覺寺當和尚。他整日在寺裡勞動,但仍因為饑荒,被住持趕走。17歲的朱元璋開始到處遊走,長達3年的流離生活,讓他的眼界和見識得到質的提升。
終於,元朝統治讓百姓不得不揭竿起義,於是出現「紅巾軍」。朱元璋在兒時夥伴的邀請下,加入郭子興的麾下。朱元璋入伍後,作戰有勇有謀,3年的遊歷讓他說話、做事都非常機靈、懂得變通。他又略懂一些文墨,很快就得到郭子興的賞識,被調到帥府擔任九夫長。朱元璋精明能幹,處事有條理,行軍作戰時衝在最前面,不畏懼死亡。很快名聲在軍隊中廣為流傳,大家都佩服他的勇氣。
郭子興也將朱元璋當作自己心腹,遇到任何事情都會事先和他商量,甚至將自己的養女嫁給他。這位養女就是日後的馬皇后,他們二人的感情也是感人至極。此後,軍中都稱呼他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正式名字元璋,字國瑞。在1356年,改名應天。此時朱元璋在軍中的聲望非常響亮。
▲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朱元璋在劉伯溫及其他心腹幫助下,消滅陳友諒、張士誠這兩股力量。他自稱吳王,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派遣徐達、常遇春帶領軍隊北伐推翻元朝統治。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為明太祖。同年秋天,朱元璋手下攻占大都,結束元朝在全國的統治,最終統一全國。
朱元璋即位後,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制訂新措施,明朝懲治貪官的力度,是整個封建王朝最嚴苛的。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強化中央集權,設立三司來分掌地方權力。他體恤民情,在農民遭受天災時就會減少賦稅緩解百姓壓力。
在他統治下,明朝初年農業發展迅速已經完全從元末走出來。農業帶動工商業和手工業發展,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官員各司其職。這一時期也被稱為洪武之治,朱元璋的這一統治,讓長達276年的統治奠定基礎。
▲朱元璋回故鄉召見當時的地主劉德。(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有一天回到自己的故鄉,召見前地主劉德。劉德並非心地善良之人,反而一直剝削自己手下的佃農。朱元璋當時就是給他放牛,而劉德在朱元璋父母去世後就將朱趕走,絲毫不顧他的死活,還是劉德的哥哥劉繼祖幫朱元璋安葬他的父母。
朱元璋因為這段恩怨,回鄉特意下令召見劉德。劉德見到朱元璋後,不敢想像當初的放牛小童,竟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心之有愧的劉德懷著忐忑的心情來拜見朱元璋,非常害怕當初所作所為會被朱元璋牢記,將他處死。
其實朱元璋根本沒想對劉德進行報復,相反的,他看著當初高高在上的地主如今顫抖的模樣,親自將劉德扶起來,甚至還賜予劉德三十畝田地,並免除五年賦稅。朱元璋做的這一切,主要是為了感謝劉德當初給自己家裡一塊地,讓家人有收入來源。
▲朱元璋沒殺死當時趕走他的地主,反倒賜田並給予免稅賦。(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不僅如此,他還特意向劉德詢問他哥哥劉繼祖近況,想拜訪這位當初幫助過自己的恩人。如果沒有劉繼祖,朱元璋父母和大哥連安葬的地方都沒有。可惜,劉繼祖早就離世,這讓朱元璋非常惋惜,追封劉繼祖為儀慧侯。
朱元璋心裡感恩劉繼祖的幫助,所以才將劉繼祖對自己的恩情,轉移到他弟弟劉德的身上,賜他封地。所以劉德要感謝自己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哥哥,如果沒有劉繼祖當時的善舉。劉德最終的下場會是什麼樣。
朱元璋從放牛小童到開國皇帝,童年的經歷讓他在治理朝政時有獨特的方法。他體及民情深的百姓的厚愛。但他到達權力頂峰後,對於曾經苛待自己的地主,選擇以德報怨。這樣的行為讓許多人都稱讚,這也告訴我們,平時做事情是我,要心存善良。有時候你幫助別人,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