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周赧王姬延。(圖/翻攝百度百科)
史上君主、皇帝萬人之上,呼風喚雨,十分威風,卻有一名君主,雖然堪稱是史上最長命君主,但卻也是最貧困的一人。他為了要重振朝廷雄風,跟富商借錢出兵,結果其他國家不配合沒打成,因此背負龐大債務。債主登門要債,他還躲在高台上。不只高台被比喻是「逃債台」,他的行為還成為流傳千古的4字成語「債台高築」,這位君主就是周朝的周赧王姬延。
周赧(音同南,三聲)王姬延是周朝第41位天子,慎靚王姬定之子,周慎靚王六年(前315年)登上王位。自周平王由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周朝國勢便日漸衰微,王室直轄的領地(即「王畿」)不斷縮水,最終只剩下洛邑及其周圍三四十座城邑,人口僅有3萬多,還比不上一個中等諸侯國的規模。
令人驚訝的是,就連這塊「彈丸之地」,早在周赧王即位前,也已經被分裂為西周、東周兩個互相敵對的公國,雖然名義上接受天子管理,實際上卻經常各行其事。周天子實際上成了空有名號卻沒有土地、人口的「寄居者」,起初住在東周,後在秦國威逼下搬到西周,也就是王城洛邑。
▲戰爭。(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早在周平王開始,諸侯們就看輕王室,周桓王甚至被鄭國將領祝聃射傷肩膀,更被視為王室權威墜地的標誌。到了周赧王時,諸侯只有出於爭霸需要,才會打出「尊奉王室」的旗號。等到爭霸戰結束,便對他不聞不問,就連象徵性的貢品也都不上繳,讓赧王氣鬱難平。
周赧王雖然日子過得艱辛,且不受諸侯們的重視,卻仍努力維持作為天子的尊嚴,雖然看起來有點可笑。然而,秦國快速崛起、加快兼併山東諸國的現實,讓周赧王大受刺激,他非常擔心秦國早晚會推翻周朝,而自己雖非暴虐之君,卻要背負上亡國君的罵名,這是他絕對不能忍受的結局。
周赧王不甘心坐以待斃,開始積極聯絡其他諸侯,希望能共同討伐秦國、重樹王室權威。然而,山東諸國間矛盾重重,加上對周赧王的真實意圖充滿疑慮,因此對於由王室領導聯合伐秦一事不感興趣。直到長平之戰(前260年)後,秦國兇殘和強大武力才讓山東各諸侯因恐懼而清醒,最終同意周赧王的計劃。
得知諸侯都對伐秦計劃感興趣,周赧王大喜,立刻任命西周文公姬咎當討秦聯軍統帥,並招募一支五、六千人的軍隊趕赴前線。然而,由於王室財政拮据,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錢財來購置武器和糧餉,周赧王不得不向洛邑城中的豪商富賈借貸,並承諾一旦大軍得勝回朝,便會用戰利品加倍償還。
▲周赧王姬延。(圖/翻攝百度百科)
有天子的信譽作擔保,豪商富賈紛紛慷慨解囊,軍費短缺問題由此迎刃而解。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在準備工作就緒後,姬咎率領周軍趕赴伊闕,並催促其他六國派軍隊來會合。但讓赧王失望的是,除了楚、燕兩國合計派數萬兵力參戰外,其他四國因為害怕得罪秦國,竟然沒有派一兵一卒參戰。
姬咎深知憑數萬軍隊討伐擁兵數十萬的秦國,無異於以卵擊石,恐怕還沒到函谷關就會全軍覆沒。姬咎只好解散討秦聯軍,然後率領周軍灰心喪氣的返回洛邑。周軍既然無功而返,周赧王自然無法兌現用戰利品還債的承諾,而債主們在得知投資「打水漂」後,心中的氣憤可想而知。
由於商人階層在周朝勢力強大,加上周天子並沒有後世帝王那樣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因此債主們並沒有選擇隱忍,而是從早到晚都聚集在宮門外,手中揮舞著債券向天子討債,場面甚是滑稽、熱鬧。對此,周赧王羞愧萬分,為了免受債主們無休止的騷擾,乾脆跑到宮中的一個高台上躲清閒。
在高台之上,周赧王愁緒萬千,既懊悔自己當初的決策輕率,又擔心秦國不會放過他,因此羞憤、恐懼交加,身旁無人之際難免會暗自垂淚,堂堂周天子竟然落魄如此,堪稱千古奇聞。至於堵在宮門口的債主們,同樣又氣又恨,便將這個高台稱為「逃債台」,這也是成語「債台高築」典故來源。
周赧王的伐秦計劃雖然半途而廢,但卻惹惱秦昭襄王,後者隨即派大將嬴摎率軍伐周。周赧王自知難以抵禦,便派姬咎入秦謝罪,稱「自願」獻出九鼎、城池和人民,以此來換取自己的性命,並得到秦昭襄王的同意。同年(前256年),81歲的周赧王因羞愧而駕崩,立國800餘年的周朝滅亡。7年後(前249年),秦莊襄王派丞相呂不韋攻滅東周公國,原王畿的全部土地均被秦國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