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社會,「自閉症」這個詞大家已經愈來愈熟悉。很多家長來都會問:「老師,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閉症?」
其實,我們更傾向將這些特質,理解為性格的一個面向。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反應方式,我們的這群孩子在與他人的互動上,會有一些獨特的表現,需要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待、去理解。
在基礎篇,我們就來聊聊這群又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在日常互動中常見哪些特質表現、以及背後的原因。透過這樣的比較與深度探討,希望不只能幫家長們更知道如何協助孩子,也讓更多人能了解我們的這群孩子。
針對自閉症的基礎互動表現,我們以下整理了常見的5大特質,以及遇到這些表現時,爸媽們可以怎麼做。
特質一:缺乏主動的互動動機
自閉症的孩子,雖然不會跟別人完全沒有互動,但更傾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說,當孩子有需求時還是會來找我們幫忙(例如:要吃什麼、幫我打開蓋子),但大多時候則更喜歡自己玩,甚至會拒絕別人加入自己的遊戲。
✔️怎麼做:這樣的「帶入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我們們初期不妨用平行遊戲的方式開始,可參考思比之前關於「兒童遊戲發展」的影片【童年就是要「玩很大」!掌握孩子的遊戲發展】。
特質二:眼神逃避
自閉症的孩子傾向避免眼神接觸,也就是說話常常不看人。就曾經有大一點的孩子和老師們分享,覺得「看人的眼睛很可怕」。也因為不看眼睛、或不看臉,我們這些孩子容易漏掉很多非語言的表情訊息(例如:大人眼睛看向旁邊的椅子說「坐那邊」),導致後續進階的語意解讀出錯(孩子沒看到眼神指示,不知道坐哪,站著不坐下)。
✔️怎麼做:我們不妨利用日常聊天、或者讓孩子參加一些小團體互動練習,慢慢加強孩子對於「視覺互動」的習慣,增進與人互動的掌握度
特質三:難用適當的方式開啟互動
我們的孩子慢慢大了,也可能會想要跟其他孩子玩。但因為之前都是自己遊戲,人際互動練習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適當地開啟互動,進而導致一些不洽當的行為,例如直接拿走別人的玩具。這樣的互動模式,在寶寶時期出現較容易被旁人包容,但若長大到3-4歲以後,就可能產生問題與誤解。
✔️怎麼做:孩子只是還沒學會理解當下情境、以及當下該怎麼說;在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旁引導,讓孩子知道在這樣的情境下,該觀察什麼、該怎麼做。
特質四:很難聊天
孩子不僅難以開啟對話,也常常只聊他有興趣的話題,會自己一直說,卻沒觀察到旁人的反應。若旁人加入交談、或者帶入他不感興趣的話題時,我們的孩子要嘛沒有回應、要嘛只是簡答,讓這段對話瞬間「句點」結束。
✔️怎麼做:孩子們並不是故意不回答,而是新話題跳脫了他熟悉的範圍,他可能是聽不懂、正在想、回答沒說出口(心裡OS)、或者不知道要怎麼回應。我們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時間思考、等待回應,或者透過是非問法、二選一問句等方式,確認孩子目前所處的狀態、並進一步引導如何反應。
特質五:難以等待及輪流
會有這樣的表現,多是因為自閉症特質的孩子傾向看「物品」不看人,因此沒有察覺到目前其他人在做什麼、群體的規則如何運行。舉例來說,活動中大家輪流貼貼紙,但孩子眼中只有「貼紙」這個物品,於是就急著伸手抓取,而沒有觀察到大家是一個一個來的,按照順序每個人都會有,等待前面的人貼完自然就能拿到貼紙了。
✔️怎麼做:孩子往往只是沒觀察到他人、或不理解這個群體規則,才會很急著要馬上拿到。因此,讓孩子學會觀察很重要,觀察其他人、觀察團體的順序規則,並理解每個人都會有,一定會輪到,這樣有助於改善此情況。而這也是思比初階互動團體在打的基礎,練習:觀察、理解規則、等待、輪流。
以上就是基礎篇的內容。在進階篇,我們將更進一步來聊聊在社交互動上,更深層、更高階的表現,例如同理心、非語言線索、聽懂他人說話背後的含意等等。希望透過這些分享,和大家一起更細緻地了解有這些特質的孩子們,他們的需求及卡關的部分,以期更順利地融入群體生活。
↓ 想了解更多,請觀看思比的影音解說【一起來認識自閉特質(上集):社交互動5大特質】
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思比語言治療所】,預約語言治療師進一步協助您。
~ 思比語言治療所 ~
陪你安心向前的力量
https://www.spspeechclinic.com/
🍀 LINE諮詢
台北:https://lin.ee/mxzkdDY
桃園:https://lin.ee/18xFf2IwH
新竹:https://lin.ee/nsE9Wbt
🔍️ 追蹤思比FB
https://www.facebook.com/SPspeechclinic
🔔 訂閱<思比語言治療所>Youtube影音頻道,詠絜老師親自解說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LUbHhUZqh6lUuMEIsxJ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