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心/許少蘋報導
台灣各個角落充滿「見義勇為」的義行善舉,傳遞溫暖力量。公益傳播基金會與三立媒體集團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台灣義行獎」得獎者余浩瑋,以劇團的力量,藉由表演讓迷途的孩子找回自我價值,戲劇表演不僅改變了余浩瑋的人生,也帶給這些青少年全新的視野和希望。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創辦人余浩瑋,學生時期因為叛逆頑劣,抽菸、翹課、打架樣樣來,甚至放火燒課桌椅,行徑讓師長很頭痛;高中考上華岡藝校後也一直和教育體制衝撞,混到高三前夕因為操行不及格被退學,他不敢回家於是在台北街頭流浪,直到恩師張皓期在他人生最低潮時拉他一把,輾轉投入劇團工作,余浩暐從此翻轉人生、在課本以外的世界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因為是單親家庭出身,余浩瑋從小在父親的打罵教育下長大,長年耳濡目染下,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也成為他一貫的處事態度,從華岡藝校被退學時曾被父親烙下一句狠話「你不是坐牢、就是等死」,讓余浩瑋萬念俱灰。好在恩師張皓期以同理心取代責罵,在關懷理解下,讓余浩瑋願意倘開心胸、整個人脫胎換骨,在恩師的劇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創辦青少年藝術表演聯盟,希望用劇團的力量拉拔更多迷途的孩子。
▲余浩瑋藉由『風箏計畫』將戲劇課引進中介學校,鼓勵孩子找回自我價值。(圖/余浩瑋提供)
余浩瑋接觸戲劇後浪子回頭,並在24歲那年創立了「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幫助引導跟他有類似經歷的迷途青少年透過戲劇表演,勇敢面對自身的問題、活出自信。余浩瑋說,制度可以提供均等的照顧,卻很難走進每一個孩子獨特的心靈,但是藝術卻做得到。「年少時我曾經迷失,所以我非常了解這些孩子,當他們失去人生方向時,感覺像被世界遺棄了…,就像是斷線的風箏一樣,很需要有人能夠拉他們一把,所以把陪伴高關懷青少年的計畫,取名為『風箏計畫』」
▲余浩瑋創辦「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以戲劇的影響力,拉拔曾經跟他一樣迷途的孩子。(圖/余浩瑋提供)
輔導過無數名學生,余浩瑋回想讓他最感動的一件事,是到嘉義一所中介學校教戲劇課,課堂中遇到一名叛逆的國中生,余浩瑋知道孩子會叛逆一定事出有因,於是利用下課時間去了解這位同學的家庭背景,才知道他常常被父親家暴,於是長大後也用暴力對待同學,甚至加入幫派,多次開導勸說都無效,但兩人的師生情誼在學期末時看到曙光。
一學期的戲劇課就這樣飛快過去了,學期末的戲劇比賽是重頭戲也是成果驗收,在所有團員用心排練下,以生命故事為軸線改編的腳本,就像演出自己的故事一樣,既深刻又寫實,深深打動評審,首次站上舞台就獲得第一名,也讓全校師生刮目相看。這位叛逆的同學也受到啟發,下了舞台後主動向指導老師余浩瑋表示:「老師,你說的話我有聽進去、我會讀書,就算去工地做工也沒關係,但放心我不會去當兄弟,你下學期可以再回來教我們嗎?」這番話讓余浩瑋眼眶泛紅、銘記在心,更堅定透過戲劇表演能幫助迷失的孩子找回方向,原本只打算在中介學校教課一學期,沒想到就這麼一路教下去。
▲余浩瑋在中介學校中,藉由戲劇帶領孩子找回自信,在舞台上展開笑顏。(圖/余浩瑋提供)
十多年來的劇團生涯中,余浩瑋也曾經歷挫折,最大無力感來自學生的原生家庭。多年前,他發現班上一個女同學很有表演潛力,余浩瑋鼓勵她參加期末的巡迴公演、累積經驗;但是家人根深柢固的重男輕女觀念是一道跨不過的鴻溝,家人不希望孩子把時間浪費在戲劇上,而是希望孩子去職校比較實際,在原生家庭高壓式管理下,只會造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余浩瑋強調,雖然是做藝術教育,但不是要孩子去做藝術家或未來從事劇場工作,而是因為戲劇可以補足我們體制長久以來缺乏的一塊、就是走進青少年心裡,讓他們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避免了孩子走岔路的可能,也等於省下不少社會成本,這才是他執行風箏計畫的主要目的。在余浩瑋的帶領下,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16年來無償陪伴將近二萬名青少年,全國巡迴演出超過200場舞臺劇、舉辦 500 次以上的戲劇工作坊,這樣的善舉也被眾人看到,在2022年獲得義行獎肯定。
▲余浩瑋一手創立的「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獲得2022年義行獎肯定。
由於這些年「風箏計畫」成效已明顯看見,不僅中輟率下降、升學率上升;未來,余浩瑋還有一個師資培訓計畫,希望有機會與教育部合作,將「風箏計畫」推廣到全台11間中介學校,長遠計畫則希望募資蓋一間藝術學校,號召更多理念相近的人士,以關懷、陪伴,讓迷失方向的青少年感受到溫暖和重拾見義勇為精神,將義行獎的理念延續下去。
感謝 Amo阿默典藏蛋糕 冠名贊助
感謝 台北市慈恩扶輪社 冠名贊助
因為有你 世界更精彩
台灣義行獎官網
https://yix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