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許多民眾都喜歡挖耳朵,認為該動作相當舒服,不過,挖耳朵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小動作,千萬不能輕忽,否則一不小心恐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有醫師在臉書發文分享病例,強調「不要小看耳屎,它是有生理功能」。
▲許多民眾認為挖耳朵相當舒服。(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曾為耳鼻喉科主任的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透過臉書發文表示,曾遇過一名妙齡女子看診時表示頭痛,檢查後發現是急性外耳炎,詢問之下才知道對方前一天去體驗清耳朵的護理,沒想到卻造成細菌感染。
劉博仁指出,耳屎醫學上稱之為耳垢,產生耳垢的外耳道就像沙漏一般,這種巧妙的人體設計可以保護裡面的耳膜不至於受到傷害,並解釋「耳垢正常應該只會存在於耳道外三分之一處,理論上不會存在耳道深處。」
劉博仁表示,耳屎可以吸附灰塵或一些骯髒的微小粒子,且耳屎內的溶解酶混合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這樣就產生了微酸且抗菌的環境,當然你的外耳道就不太會感染到細菌或是黴菌。」此外,耳垢對外耳道皮膚是有防水保濕的功能。
劉博仁解釋,外耳道皮膚有自動將這些耳垢向外排泄出去的功能,如果耳垢自動清除功能變差,可能產生耳垢卡緊栓塞,就趕緊找專業醫師協助,「耳垢栓塞時會有一些症狀,如漸進性聽力喪失、耳鳴、耳悶脹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