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俄烏戰182天 俄能源大買家重新洗牌

俄烏戰爭今天屆滿6個月,俄國能源出口對象也歷經一輪洗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俄烏戰爭今天屆滿6個月,俄國能源出口對象也歷經一輪洗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俄烏戰爭今天屆滿6個月,俄國能源出口對象也歷經一輪洗牌,中國穩居戰後最大買主,總金額是第2名德國的1.8倍,印度暴衝成亞洲最大買家,日本名次往前、韓國「努力落後」,這份最新排名透露各國尷尬心事。

總部設在芬蘭的「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持續追蹤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的俄國石化能源出口變化,根據截至17日(部分國家更新日期較早)的最新統計,包括石油、煤,以及透過管線傳送或液化後船運的天然氣在內,開戰近半年來,中國總共自俄進口了價值347.3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元)石化能源,是支持俄國戰時經濟的最大外力。

美歐國家宣布抵制俄國石油和石化產品後,各自經歷或慢或快的「戒斷」過程。原本是俄國最大能源買主的德國雖只掉到第2名,但相較戰後100天時德國金額與中國差距不大,如今中國已是它的1.8倍。週二德國宣布天然氣存量已從6月中的56%提升到超過80%,展現能源抗俄的決心。

歐盟過去是俄國石化能源最大去處,義大利、荷蘭、波蘭、法國本來都排名在前,義大利截至4月還是第2名,但土耳其在戰後「超荷趕義」站上第3名。荷蘭在俄烏戰初期一手減少進口俄國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另一手卻搶買石油衍生產品,如今第4名的它面對年底歐盟對俄「禁油令」大限,能源結構仍需進行大調整。

擁核的法國能源進口依賴不高,卻在CREA戰後100天的統計中被發現加碼採購俄國煤炭和液化天然氣,法國政府尷尬解釋它只是天然氣接收站,並非全部新增進口量的最終去處。目前它是俄國石化能源第8大買家。

英俄能源貿易本就不多,因此英國已輕鬆掉出俄國前20大能源買主名單(5月時為第17名)。

印度約自3月起大買俄國原油,買主排名一路攀升,從4月第20名到8月已衝上第7名。俄油價格雖然也受惠於全球能源上漲,但戰後相較其他原油的折價變大,因此相對便宜許多,可見印度是全球最會「撿便宜」發戰爭財的國家。

韓國在4月是全球第9大俄國能源去處,主要進口品是原油,如今配合美歐制裁,排名掉到18,俄烏戰以來自俄進口石化能源總金額約18.8億歐元。日本則從4月的16名上升到13名,累計開戰近半年向俄國「貢獻」25.2億歐元,主要採購天然氣和煤。

台灣自俄國進口石化能源總金額一直在20名之外,但CREA在戰後100天統計報告中曾指出,台灣是俄煤第4大出口對象,台電和台塑石化在戰後持續進口俄煤,中油永安接收站也持續引進俄國液化天然氣。但台電昨日發布新聞稿解釋此為戰前已簽的長期合約,戰後便未再邀請俄商投標。

據韓國放送公社(KBS)引述CEPA官網未公開資料,台灣截至7月下旬自俄進口能源總額為12億歐元(約新台幣361.6億元)。

中央社
#俄烏戰爭最新消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