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德國研擬新貿易政策 對中國不再天真

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年的貿易量達到超過2450億歐元(約新台幣7兆8081億元)。(圖/翻攝自Pixabay)

▲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年的貿易量達到超過2450億歐元(約新台幣7兆8081億元)。(圖/翻攝自Pixabay)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今天表示,政府正在擬定新的對中貿易政策,以降低對中國原料、電池與半導體的依賴,承諾在與北京進行貿易往來時將「不再天真」。

消息人士上週告訴路透社,經濟部考慮推出許多新措施,讓與中國做生意變得較無吸引力。這是經濟部長首度表明,對中國的立場轉硬將體現在政策措施上。

哈柏克對路透社說,中國是受歡迎的貿易夥伴,但德國不能讓北京的保護主義扭曲競爭,也不會因為遭威脅可能丟掉生意,就不對侵犯人權事件發出批評。

他受訪時說:「我們不能讓自己受到脅迫。」

哈柏克沒有完整概述新的措施內容,但表示將包括更嚴格地檢視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像是基礎建設。

過去6年來,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年的貿易量達到超過2450億歐元(約新台幣7兆8081億元)。

然而比起上一屆中間偏右政府,這屆中間偏左政府對北京採取較強硬立場,擔憂德國依賴亞洲的經濟強權。

路透社8日報導,經濟部長考慮推出相關措施,包括減少或甚至取消對中國的投資與出口保證,且不再推廣貿易展。

哈柏克說,德國必須向新的貿易夥伴與區域保持開放,因為許多行業都高度仰賴將商品販售到中國。

哈柏克說:「如果(中國市場)關閉,雖然不太可能這時候發生…我們將面臨極端的銷售問題。」他又說,德國經濟部正在擬定新的德國與中國政策,其中大多數已在實施。

他又說:「由此可見,我們不再天真。」

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貿易部長會議本週將在德國布蘭登堡(Brandenburg)舉行。

他說,全世界聯合從事共同貿易的「虛構故事」已經結束了,但相較於中國,美國也不應變得太偏向保護主義。

他又說:「我們也必須了解,貿易政策是新的權力工具,也是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工具。」

他說,柏林當局也想更嚴密地檢視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又說歐洲不應該支持中國的絲綢之路倡議,這項計畫的目的在於大量買進在歐洲的戰略基礎設施並影響貿易政策。

哈柏克表示,舉例來說,他反對中國遠洋運輸公司(Cosco)收購德國漢堡港(Hamburg)一個貨櫃經營者的計畫,擔憂中國的收購交易從科技領域擴大到其他工業領域,像是物流。

他說:「我的態度是傾向我們不會允許這種事。」

中央社
#國際頭條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