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FE生活網
台灣米食文化深入日常,但不同的米到底有什麼差異?營養師吳映澄表示,雖然糙米、胚芽米、白米的熱量相近,但糙米比白米健康,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E、鎂等,甚至差距高達5倍以上。
▲(圖/翻攝自LIFE生活網)
吳映澄在臉書粉專《吳映澄 營養師食驗室》發文解釋,稻米去除稻殼後,稱為「糙米」,外皮是呈現黃色的「糠層」,是稻米粒營養成分最多的部分;稻米去除糠層後,稱為「胚芽米」,保留下來的胚芽內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脂質;稻米在精白後,僅剩的胚乳是稻米儲藏能量的組織,口感最佳,即為常吃到的「白米」。
▲(圖/翻攝自LIFE生活網)
吳映澄指出,經過不同製程的稻米,除了保留的部位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若比較糙米、胚芽米、白米之間的營養含量,可以發現這3種米每100公克的熱量相近,但糙米相較於白米,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及礦物質,尤其膳食纖維、維生素E、鎂甚至差距高達5倍以上。
總的來說,糙米、胚芽米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建議民眾不妨偶爾替換主食,多吃糙米或胚芽米,才能攝取更多的營養素。
▲(圖/翻攝自LIFE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