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影視劇中常出現「賣身葬父」的橋段。(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古代影視劇中,經常出現「賣身葬父」的橋段。一般都是滿面淒苦的年輕女子跪在路邊,身前擺放著自己父親的遺體,等待好心的人將她買入府中,以獲得安葬父親的金錢。而且,一般都是女兒,甚少是兒子!不過很多人都會疑惑,既然父親都已經去世了,為何不自己挖坑,早點讓他入土為安呢?
▲一般賣身葬父的都是女子。(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古人的觀念裡,女兒出嫁就是別人家的人,只要兒子才能繼承香火。因此古代鬧饑荒時,窮苦人家賣兒賣女,大多數賣的都是女兒。在古代,想要處理一個人的後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古代葬禮需要遵循一定的禮儀制度,葬具之類的要準備齊全,而且很多人的確會窮到連死後的葬身之地都沒有。
▲朱元璋也曾差點淪落「賣身葬父」慘況。(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元至正三年,明朝時期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濠州發生旱災,隔年又爆發瘟疫、蝗災。朱元璋家裡窮,父親、母親和大哥接連病故,後來只能當乞丐、在寺廟當和尚過活!當時有一個叫劉繼祖的富裕人家,看到朱元璋兩兄弟實在可憐,於是就將自己家的一塊地送給朱元璋安葬父母。
其實如果不是劉繼祖突發善心,那麼朱元璋也只能去賣身葬父了,因為以當時的情況來說,身體是他唯一能夠拿來與別人交換的東西了。因此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即便劉繼祖已經因病去世,但朱元璋並沒有忘記劉繼祖當年對他的幫助,下旨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世襲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