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圖/衛福部提供)
衛福部統計處今年6月公佈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和肺炎」位居前3名,癌症更蟬聯40年冠軍,去年奪走5萬1565條人命,佔所有死亡人數的28%。醫師表示,近年來免疫細胞治療發展成熟,不僅可單獨使用、亦可搭配傳統治療合併使用,亦有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研究顯示,免疫合併傳統化療相較單純接受化學治療者,癌症控制率近9成,且整體存活期也增加4成,呼籲癌友應掌握治療的黃金關鍵期。
台灣社區醫學會理事長、土城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謝瀛華說明,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就像人體內的軍隊,具有消滅癌細胞的功能。然而T細胞十分多元,最主要以具備攻擊癌細胞的記憶型T細胞效果最好。其應用在治療癌症的原理,即是將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抽取出來,在實驗室藉技術培養提高T細胞數量與濃度後,注射至癌症患者體內做為體內免疫細胞的援軍,提升患者抗癌能力。
他說,臨床上亦累積不少癌症治療研究成果,如2000年世界權威期刊《Lancet》,就曾發表記憶型T細胞治療肝癌患者可降低4成復發風險,有助延長無復發存活期;韓國亦於2019年發表四期臨床治療研究指出,記憶型T細胞治療有助於肝癌患者降低5年死亡風險近7成。
▲醫師們齊呼籲,癌症患者應把握治療黃金關鍵期及早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板橋中興醫院醫師劉炳中則點出,臨床上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常規、標靶或免疫藥物治療,一開始可能控制得不錯,但當藥效過了或腫瘤細胞產生抗藥性後,往往錯過了免疫細胞治療的黃金關鍵期:而特別是晚期癌症患者,因體內癌細胞已四處亂竄,往往需要多重療法並進,若等到常規治療無效,再考慮免疫細胞治療,其效果也容易大打折扣。
他說,免疫治療除治療副作用降低外,對癌症的控制也有影響。2019年曾在臨床試驗中遇過一對因選擇不同而有不同命運的頭頸癌兄弟,當時兩位兄弟都是頭頸癌四期,在初期都接受手術、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然而,哥哥在治療上額外搭配了免疫細胞治療成功控制癌症,直到目前都還會固定回診追蹤,弟弟則在術後治療後半年就過世了。讓他感嘆,若弟弟也能嘗試免疫細胞治療,或許會有不同的命運。
輔大附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林水龍表示,研究顯示,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化療,相較單純接受化學治療者,癌症控制率高達近9成,且整體存活期也增加4成;免疫細胞治療相對於傳統治療來說副作用較少,使患者不需擔憂治療可能影響原有的生活,讓癌症、癌症治療不再令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