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赴南沙太平島發表談話內容(全文)

▲總統馬英九,資料照(圖/總統府提供)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馬英九總統今(28)日率相關部會官員及學者前往我國南沙太平島,並闡述登島的四個目的:1、春節前慰問駐島人員。2、發表「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3、說明推動太平島的和平用途。4、澄清太平島的法律地位。

✎ 以下為馬英九總統談話全文:

今日很高興能夠在春節前來到南疆國土——南沙群島的太平島和各位駐島同仁見面,除了對大家的辛勞表達肯定及嘉勉之意,也要向大家提前賀節,祝各位新年快樂。

每年春節前,我都會去駐地慰勉國軍、警察、消防、海巡、醫療、環保同仁。今年我改從海巡開始,而且還特別從離臺灣最遠的太平島開始,就是要顯示我們對駐守在1600公里外海巡弟兄的重視。

壹、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

面對數十年來南海的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我們也要在這裡清楚表達,南海諸島是我國先民最早在西漢時期(西元前一世紀)發現、命名與使用。最晚在清康熙年間(1721年以前)開始,已將南海諸島正式納入海防體系,進行巡視和管理;1912年民國成立後,我國政府也相繼在1935年、1936年出版南海諸島的地圖,向國際社會重申我國對於南海諸島及周遭海域的主權。

無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其周遭海域均屬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中華民國享有國際法上的權利,不容置疑。我們解決南海爭議的具體主張,則是「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

依據上述的主張,我在2015年5月26日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呼籲各方降低緊張,增加對話,遵守國際法,保障各國航行與飛越自由,維持南海區域和平穩定,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這項倡議和處理爭端的基本原則已經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美國國務院也曾表示贊許(appreciate)。推動《南海和平倡議》第一個具體成果,就是在去年的11月5日,我國與菲律賓簽署《臺菲漁業事務執法合作協定》,將可以大幅減少過去臺菲重疊海域的漁業糾紛。

現在,我要向各位進一步報告我們實踐「南海和平倡議」的路徑圖。

首先,是「三要三不要」的架構:

第一是「要合作,不要衝突」:建立各項有助南海和平繁榮的合作及開發機制,將主權爭議留待日後透過和平方式解決。

第二是「要共享,不要獨占」:合作及開發機制應讓所有區域內各當事方平等參與,共享資源,以免損及任何一方的權益。

第三是「要務實,不要僵持」:先從對各當事方都有利且容易形成共識的面向著手,務實漸進推動各項合作,以免各方因堅持己見而錯失合作契機。

接下來,我要提出「一條可行途徑,兩項必要說明,三個推動進程」,說明這個路徑圖的具體內涵。

所謂「一條可行途徑」,就是「擱置爭議、整體規劃、分區開發」。

所謂「兩項必要說明」就是:

第一,區域內各當事方都須納入協商機制,共同為南海整體規劃進行合作協商。

第二,這個合作協商機制是一個具實用性質的臨時安排,不會損害各當事方的主張或阻礙未來在南海地區達成最終協議。

最後,我們有近程、中程到遠程的三階段推動進程

近程方面,我們必須共同「擱置爭議」,各方應儘速展開多邊對話協商,達成擱置主權爭議的共識,也應承諾依據《聯合國憲章》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相關國際法的原則與精神,以和平協商代替武力對抗,避免採取任何影響南海安定與和平的行動,保證航行及飛越自由與安全。在累積足夠互信後,各方另應協商制定南海地區海、空意外相遇規則及相互設立熱線等安全機制。

中程階段,我們要推動「整體規劃」:各當事方應依據相關國際法的原則與精神,共同建立合作機制,進行包括「生物資源的養護與管理」、「非生物資源的探勘與開發」、「海洋環境保護與科學研究」、「海上犯罪的防制」、「人道援助與災害救援」等重要議題的協調與合作。

遠程階段,我們期待可以實現「分區開發」:在整體規劃的架構下,建立分區開發機制。各方可經由雙邊或多邊的合作,劃設暫定合作及開發海域,建立共同管理監督機制,以進行分區、分階段的合作及開發,達到平等互惠的雙贏成果。

貳、和平使用太平島

我國秉持「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政策方向,推動「和平使用太平島」,事實上,我們在2000年就已經由海巡署接防太平島,取代海軍陸戰隊,以具體行動表示我們反對南海軍事化的決心。

為了創造未來區域內各當事方的合作契機,中華民國政府現階段將以太平島作為實踐「南海和平倡議」的起點,致力打造太平島成為「和平救難之島」、「生態之島」與「低碳之島」。

在打造「生態之島」方面,內政部與農委會辦理的「水質及農業環境調查計畫」,將進一步瞭解太平島自然資源,以保持生態平衡;海巡署執行中的「島上原生植被調查」,將原生樹木分類列管,落實保育工作。而早在1978年,世界氣象組織(WMO)推動的全球大型氣象計畫就曾在太平島上設立「冬季季風實驗」觀測站。接下來,我國也將從地震、海象與氣象觀測、生態系統調查以及環境品質監測等方向完善島上科研設備,推動太平島設立「南沙國際研究站」及跨國性科研計劃,以擴大在生態研究上的和平使用與國際合作。 

在打造「低碳之島」方面,經濟部與海巡署合作「太平島水電供應及管理計畫」,將增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將目標提高到供應40%用電,使太平島成為落實「節能減碳」的典範。

在打造「和平救難之島」方面,2015年12月12日,我國內政部部長、海巡署署長及相關部會官員,在太平島上主持了碼頭整修及燈塔興建的完工啟用典禮。碼頭全長318公尺,寬20公尺,可供3000噸的船艦停泊,搭配完工的燈塔,可有效縮短運補時間,有效確保太平島周邊海域航行安全,便利人道救援、提供漁業協助及提供海域助航能力;2015年11月25日,太平島機場跑道也整修完畢,可提供C-130運輸機的起降;海象與氣象觀測設施所提供的天候資訊,可以應用在災害監測與預警等工作;我們也會強化南沙醫院設施及醫療環境,並協調國際醫療機構,成立南沙急救中心,作為中繼站,加強人道救援工作的能量,具體落實「南海和平倡議」的精神,使太平島成為「和平救難之島」。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具體行動向國際社會宣示,中華民國會善盡國際義務,主動扮演「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的角色,讓南海真正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

同時,我們也非常期盼各方能就南海環境保護、海洋科學研究、打擊海上犯罪、人道援助與災害救援等非傳統安全議題,建立協調及合作機制。

我在2016年1月19日出席在臺北舉行的「南海科學國際研討會」時,與許多國內外的學者專家針對南海和太平島的科研應用進行廣泛討論,現場學者對太平島目前的發展和未來遠景都相當感興趣。未來,我們也不排除在太平島舉行國際會議,雖然場地只能容納大約30人開會,我們依然可以透過視訊會議,連結國內外城市,將中華民國在太平島建立的南海和平使用的經驗與全世界共享。

#馬總統的畢業旅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