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在美國要執行清醒開顱手術,頂尖醫生喊價上千萬台幣,但在台灣因為有健保,因此患者只要負擔數萬元醫材費就好,不過過去一直有個問題,那就是無法「常規化」進行「清醒開顱手術」,因為神經外科以外的麻醉科團隊,以及復健科或神經內科團隊並沒有納入健保給付點數,因此要手術時,神經外科醫師都得要四處找團隊,但就在105年底健保署通過能給付了,這背後發生了甚麼事呢?而這神秘三團隊又是怎麼搭配的呢?
語言治療師:「看圖,然後想一下我們的句型,小...。」
腦瘤患者林詩亭:「小朋友在丟球。」
正在進行語言治療的是詩亭,11年前在美國突然癲癇發作,就醫發現長了腦瘤。
腦瘤患者林詩亭:「誰在擦玻璃,小朋友在擦玻璃。」
雖然開了刀,但7年後復發,視力與右手功能逐漸退化,因此決定回台。
詩亭媽媽劉麗芸:「她先生帶他回來,是要準備送終。」
腦瘤患者林詩亭:「對,就是這樣。」
詩亭媽媽劉麗芸:「我以前講了就會掉眼淚,現在不會,現在認了,我能幫他多久就幫他多久,我只跟他說,你陪我久一點。」
原本喜歡環遊世界,活潑愛漂亮的女生,卻跟死神拔河,父母不肯放棄回台又動了一次手術,但當時腦壓過高,腫瘤也影響到語言區,無法全數摘除。直到108年連腳都不能走了,決定第2次動刀,此時出現轉機。
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國珍:「我們進去間測發現,原來不能拿掉的那個地方,他原來的功能好像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實際上這在醫學報導上,我們叫做腦部神經的可塑性,這個部分是我第一次開刀,我沒辦法開到的地方,拿到現在剩下這樣子。」
雖然開刀拿掉了腫瘤,但詩亭仍得不斷復健,要救回失去的功能。
腦瘤患者林詩亭:「努力地活著,陪父母親一直一直。」
明明只要HOLD著5秒,但詩亭堅持10秒,她正為家人而奮鬥著,其實國際間不少人放棄治療,除了難度高,也是因為價格不斐,以美國來說,頂尖醫師喊價到42萬美金,台幣上千萬,一般醫師也要2、30萬美元,至於台灣有健保給付,因此只要負擔醫材費數萬台幣就好,且台灣有醫療團隊常規進行手術。
神經內科醫師:「陳先生,你好。」
神經內科吳醫師正在幫腦瘤患者進行術前評估。
患者:「星星。」
神經內科醫師:「正確。」
除了評估患者狀況,也為了當下手術的監測順利,這角色有時候是復健科醫師。
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張韡瀚:「這個是麵包刀,老一輩可能就不知道說,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專長神經復健的張醫師,協助進行清醒開顱手術超過10年,他們發現國際制式考題不合時宜,因此設計了更多圖片考題,也更「接地氣」,而他們正是手術當下最關鍵的監測與判斷角色。
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張韡瀚:「他也許只是遲了2秒鐘回答這是草莓,或是說他先講檸檬,馬上發覺他不對,說這是草莓,我們角色就是判斷錯誤類型是不是真的跟開刀的過程有傷到語言區,或影響到語言區有關。」
清醒開顱手術神秘團隊缺一不可,麻醉醫師調控患者沉睡甦醒時間,神經內科或復健科提供監測訊息給神經外科醫師,再由他來操刀,但其實清醒開顱剛引進台灣時,神經外科以外的2個團隊都只是無償協助開刀,現在卻能常規化,幕後推手是長庚神經科學中心主任魏國珍。
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國珍:「一個禮拜可能有兩天的時間,半天以上時間,就全部都沒有了, 那他其他臨床工作怎麼辦呢?那其實這剛開始是興趣,可是到最後你如果沒有一個常規規劃那就很困難。」
過去每當有手術,魏國珍只能奔走找醫師組團隊,沒有支持性系統就很難做得久,終於他找到了突破點。
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國珍:「在做巴金森氏症的深部腦刺激的手術當中,有一段的給付是神經內科醫師到手術室裡面去監測,在清醒的時候病人的一些神知,一些電位變化,他的性質是非常類似的。」
他花了半年時間蒐集各患者手術資料與報告,向健保署提出申請比照巴金森病,再經過眾多專家會議,終於通過納入健保給付點數,讓醫療團隊不用只是「做義工」,目前全台僅長庚團隊將清醒開顱手術常態化,一年搞定3、400顆腦袋,納入健保,各醫院建立團隊,受惠的將是醫病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