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慧蘋/綜合報導
下一個工業區不在地球,竟然在外太空!歐洲小國盧森堡宣佈進軍太空礦業,目標是小行星上的稀有貴金屬,像是白金、黃金或是可以用做工業發展的鐵和鎳,而且別小看不起眼的小行星,就像是未經雕琢的璞玉,估計1立方公尺的小行星可能蘊含高達1兆美元的珍貴礦產。
▲開採後,小行星能夠轉化成太空梭能源。(圖/翻攝自Discovery Canada)
試想未來太空之旅無需在地球燃料補給,宇宙就是個超大能源庫。科學家:「小行星經過篩選開採後,是一項科技突破,把上千顆小行星轉化成太空梭能源。」
▲盧森堡說服美國2家開採公司一同加入計畫。
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行星,1立方公尺就有價值台幣33.5兆的珍貴礦物。歐洲小國盧森堡說服美國2家開採公司投入計畫,成為歐洲第一個進軍太空礦業的國家。
▲盧森堡計畫開採行星礦產。(圖/翻攝自deepspaceindustries.com)
宣傳影片:「我們是一間新型態公司,有著全然不同的計畫,我們不建造火箭、我們不搞天文學,我們是探索者、採收者。」
▲uw158小行星,要價台幣173兆。(圖/翻攝自ExplainingTheFuture)
一旦技術成熟,太空就像個藏寶庫,去年一顆名為uw158的小行星接近地球,內含1億噸白金,價值台幣173兆,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點也不為過。
▲開採內容有水、金屬類的鐵與鎳。
白宮太空科技顧問:「開採主要有三部分,水、金屬類的鐵、鎳讓它們能在外太空被利用,再來就是白金貴金屬類。」開採出的鐵和鎳元素能直接興建設施,開啟人類殖民太空時代,但太空採礦成本可不便宜,NASA估算運60克物質回地球就要台幣335億元。
▲外太空有無數的小行星。(圖/翻攝自ExplainingTheFuture)
網路影片:「不過沒有人確定外太空到底有多少寶藏,90年代科學家就預估大約上千億美元分給每一個人。」地球資源有限,人類把腦筋動到外太空無數個小行星,下一場工業革命就在浩瀚宇宙中。(整理:實習編輯林敬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