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華爾街日報:中國無視西方制裁 仍供俄軍用技術

「華爾街日報」(WSJ)檢視俄羅斯海關資料發現,儘管國際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和出口管制,中國仍在提供俄羅斯軍方繼續進行俄烏戰爭所需的科技產品。

俄烏戰爭持續,「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儘管國際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和出口管制,中國仍在提供俄羅斯軍方繼續進行俄烏戰爭所需的科技產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俄烏戰爭持續,「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儘管國際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和出口管制,中國仍在提供俄羅斯軍方繼續進行俄烏戰爭所需的科技產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中國國營國防企業運送導航設備、干擾技術和戰機零件,給遭到制裁的俄羅斯國營國防企業。

專門辨識國安威脅的華府智庫「高級國防研究中心」(C4ADS)提供給「華爾街日報」的海關紀錄顯示,俄羅斯去年入侵烏克蘭後進口數以萬計批軍民兩用貨品,這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紀錄顯示,大部分軍民兩用貨品來自中國。

中國在俄國對烏發動戰爭期間向俄國提供支持一事,本應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末訪問北京時討論的議題之一,但中國偵察氣球稍早入侵美國並遭美擊落後,這趟行程已無限期延後。

俄羅斯外交部、國防部和經濟部都未回應記者詢問,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說,「俄羅斯擁有足夠的技術潛力來確保國安與展開特殊軍事行動,而這種潛力不斷提升」。

俄羅斯有能力在國內製造大部分符合基本軍事需求的產品,但像半導體這類軍民兩用技術卻極度仰賴進口。

西方官員表示,他們去年2月發起經濟施壓行動,藉著針對出口到俄羅斯的電腦晶片、紅外線攝影機和雷達設備等,削弱莫斯科的戰爭機器。

但海關和企業紀錄卻顯示,俄羅斯仍可透過尚未加入美國為首切斷俄國與全球市場聯繫行動的國家,進口軍民兩用技術。許多受出口管制的產品,仍經由土耳其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流入俄羅斯。

西方指責土耳其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無視制裁和管制,但土耳其官員先前表示制裁無效,而安卡拉當局扮演與俄羅斯對話的重要角色。

迫於美國壓力,土耳其已開始停止一部分的金融和商業聯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華府大使館未予置評。

「華爾街日報」查閱的紀錄顯示,包括國營和私營企業在內,中國公司是軍民兩用產品的主要出口商。「華爾街日報」分析在西方發起經濟施壓行動後,俄國海關的8萬4000多批貨物紀錄,紀錄上詳列每批運往俄國貨物的日期、托運人、收件人、購買者、地址和產品說明,還包括俄軍在烏克蘭使用武器的零件出口範例。

2022年8月31日,中國國營保利集團旗下「保利科技」(PolyTech)運送M17軍事運輸直升機導航設備給俄國國營軍事出口商羅斯波隆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當月稍早,中國福建南安寶鋒電子有限公司透過烏茲別克一家國營公司,供應俄羅斯公司用於RB-531BE軍車的天線,可用於干擾通訊。

10月24日,中國國企「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供應總值120萬美元的蘇愷35(Su-35)戰機零件,給俄國被制裁的國有國防工業巨擘「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子公司AO Kret。業界和政府官員表示,這些數據提供大量證據,顯示俄羅斯何以能規避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動作。

C4ADS研究員賈西亞(Naomi Garcia)表示:「儘管有國際審查和制裁協議,可靠的全球貿易數據卻顯示,中國國有國防企業持續向被制裁的俄羅斯國防企業運送軍用零件。紀錄顯示,這些俄羅斯公司在俄烏戰爭中直接使用了相同類型的零件。」

就在去年2月俄羅斯全面進攻烏克蘭之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聲明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以對抗美國;俄國入侵烏克蘭後,北京也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對外表示反對俄烏戰爭的同時,也維持著對俄羅斯的外交、金融和貿易關係。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告訴「華爾街日報」:「關於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的說法沒有事實依據,純屬臆測和故意炒作。」劉鵬宇並重申北京長期觀點,即中國反對所謂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中央社華盛頓4日電)

中央社
#俄烏戰爭最新消息

【#直播中LIVE】嗨!出發吧來台東 演唱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