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圭汮
民進黨中執會昨天通過總統、立委初選「學倫規範與爭議處理機制」,除了要求參選人簽下學倫聲明說書外,也授權審查小組可以進一步調查,不過這項措施並不溯及既往。這是副總統賴清德上任主席後射出的改革第一支箭,可說是針對民意最直接的回應,未來賴主席會有什麼新的舉措,拭目以待。
賴清德在選前全國走透透,由於民進黨沈浸在敗選的氛圍當中,而敗選起源大多來自於選舉一開始的論文抄襲風波。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在轉戰桃園時,一開始展現氣勢如虹,但因為疑似論文抄襲而引發的學位爭議,遭到國民黨和特定媒體強力圍剿,讓民進黨從一開始戰局就陷入被動狀態。就算換了立法委員鄭運鵬上陣,也很難挽回頹勢。
但是論文學位爭議的不只有民進黨候選人,國民黨候選人的人數也難逃被檢視論文或是政府標案研究報告的命運。爬梳新聞後可以發現,選舉期間被質疑論文有問題的民進黨候選人,有林智堅、時任桃園市長鄭文燦,時任立法委員蔡適應以及前宜蘭市長江聰淵4人。但藍白陣營也不遑多讓,南投縣議長何勝豐、立法委員許淑華、新竹市議員林耕仁、立法委員蔡壁如,甚至廣大的候選人也遭爆料有抄襲疑雲,就算當選機率不高、名不見經傳的候選人也因為論文也登上媒體版面打免費廣告過了把癮。
一時之間,選舉形成「論文大戰」,雙方陣營的幕僚們電腦裡充斥著每個政治人物的論文,甚至還有政治幕僚自嘲這次選舉把台灣選民的水準一口氣提高不少,販夫走卒都對新聞所報的學術朗朗上口,台灣好像變成「學術大國」。
在民眾的感受上,藍綠之間卻是天差地遠,民進黨因為學位爭議造成選情重創,堪稱兵敗如山倒,就連原本預估最有希望守住的桃園市都慘敗收場。而國民黨卻好像毫無影響,在全國大獲全勝。這也讓一些綠營支持者在慘敗後只能揶揄藍營支持者只要掛車輪「連西瓜都投得下去」。
的確,會導致這種天差地別的結果與雙方陣營支持者的結構不同有很大關係。藍營長期以來用仇恨動員支持者,只要能夠拉下他們心中所恨的民進黨,都能夠動員出群眾投票。但民進黨以理念為訴求,對於候選人的道德標準本來就會更高。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排黑,民進黨主打清廉、勤政、愛鄉土,支持者自然很難接受民進黨公職與黑道相關人士過往甚密。就算國民黨身邊站著有殺人前科的鍾東錦,還是可以大言不慚的指責民進黨與黑道抱在一起。就算民進黨祭出排黑條款,國民黨還是緊咬不放。
也因此,賴清德上任黨主席後首先將學倫爭議和排黑列為首要改革項目,甚至排黑還比學倫放在前面。由此可見,賴清德從全國說明會中,優先找出最緊急要處理的項目,並且用最嚴格的措施來應對。如同前文所述,民進黨支持者對於政治人物的要求遠遠高過國民黨,因此當自家的黨公職發生爭議時,黨中央不能夠以「反觀國民黨」來當作搪塞的藉口。
所幸,去年選舉的結果雖然民進黨的票數萎縮,但國民黨的票數沒有實質成長,本命區台北講萬安的票數還輸給4年前的丁守中。代表大多數民眾對於藍營的負面選舉是不買單的,只是對於民進黨還有疑慮。賴清德上任的首要任務,是要將這些失望的支持者再找回來。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在任期內毅然對自己所屬的自民黨進行改革,甚至喊出「如果不能忍耐這樣的痛就不會有光明的未來,所以沒有改革就沒有成長。」從這一連串民進黨祭出改革措施來看,可以發現賴清德要展現決心,痛定思痛面對問題,檢討過後重新再起,目標是找回勤政、清廉、愛鄉土的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