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近日傳出軟便劑也發生缺藥情形。(圖/食藥署提供)
近日一直傳出「缺藥」問題,除了日前的普拿疼外,有醫師說連最「古老」的軟便劑(氧化鎂)都缺,是執醫30年來從未遇過的景象;而據醫師公會全聯會最新的調查數字顯示,缺藥竟然達到131種之多。對此,衛福部食藥署今(24)日表示,多數品項於農曆春節前後即恢復正常供應,抑或有其他替代藥品可供使用,而像目前仍缺藥的軟便劑,日前已核准專案製造,廠商春節後已大量生產,可月產約3000萬劑,將採每週分批鋪貨供應。
食藥署今日發出新聞訊息表示,有關媒體報導「竟有131種藥缺貨!醫師驚呼30年首見」一事,食藥署日前接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提供缺藥品項時,已即刻清查各品項之供應及替代藥品資訊。經清查,多數品項於農曆春節前後即恢復正常供應,抑或有其他替代藥品可供使用,食藥署並將相關藥品之供應及替代藥品訂購資訊等,於春節前提供相關公協會知悉。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今日上午接受《三立新聞網》電訪表示,針對近期報導短缺的藥品品項,主要為已經過食藥署處理協調後,於「藥品供應資訊平台」所公布的品項。他說可粗分為三類:第一類多項為輸入藥品如止瀉藥,像是含Frangula及Sterculia成分瀉劑、Lansoprazole口溶錠等,其短缺原因為國外生產供應問題所致,而造成全球缺貨,並非只是台灣缺貨,食藥署已尋得替代藥品,並公布供臨床端參考。
第二為呼吸道疾病藥品Amoxicillin單方抗生素,因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去年就發現使用量有增加趨勢,進一步向藥局查詢後發現為牙科需求為主,此抗生素雖有國產學名藥,但藥廠擔心增加產量後,一旦原廠恢復供應,藥反而會賣不掉,因此後續增產意願不明確,不過食藥署目前已協助這類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增加藥品的輸入及生產,以滿足臨床需求,今年2、3月陸續鋪貨中。
另,對於國內目前確實有短缺疑慮的藥品如氧化鎂錠劑,楊博文說,經查健保用藥一個月約2000萬劑,食藥署已於去年12月核准廠商專案製造,廠商自今年春節後已大量生產,一個月可產3000萬劑,因量產後相關供應分配也需時間,後續將採每週700萬劑鋪貨方式,陸續分批供應至臨床與社區藥局端,以緩解需求。
食藥署表示,面臨國際疫情、俄烏戰爭、缺工等因素影響,藥品短缺為各國皆會面臨的議題。為強化藥品穩定供應機制,自101年起即逐步健全我國藥品短缺處理機制,當接獲藥品短缺通報,立即進行臨床用藥評估,包括調查藥品供應狀態、評估替代藥品等,並將相關資訊公布於「藥品供應資訊平台」網站,供臨床端參考。截至目前,多數案件屬個別廠牌藥品短缺,仍有其他藥品可供替代。此外,藥事法亦於104年增訂第27-2條,以要求必要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如有無法繼續製造、輸入或不足供應該藥品之虞時,應至少於6個月前向中央主管機關通報,以強化業者通報責任。
面對藥品供應議題,食藥署除主動調查臨床需求增加相關藥品的庫存、生產及供應情形,必要時協調增加生產及即早下訂原料藥,並持續鼓勵藥廠增加原料藥來源及儲備(至少6個月),並已多次協調及宣導,請藥商及藥廠優先供應藥品予社區藥局及基層診所,確保民眾用藥可近性及用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