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經濟學人:台灣最大威脅 民眾未準備好對抗中國

當蔡英文總統宣布兵役將恢復為1年時,說這是「無比困難的決定」。經濟學人兩岸特派員蘇奕安指出,這決定不該這麼難,卻反映一個事實:台灣還沒決定如何及是否對抗中國侵略。

經濟學人兩岸特派員蘇奕安指出,台灣還沒決定如何及是否對抗中國侵略。(圖/資料照)

▲經濟學人兩岸特派員蘇奕安指出,台灣還沒決定如何及是否對抗中國侵略。(圖/資料照)

蘇奕安(Alice Su)曾任美國「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北京分社主任,去年轉任英國經濟學人週刊(The Economist)駐台資深中國特派員,負責報導兩岸。她發表專文指出,台灣曾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卻對中國的威脅麻木。直到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後,在台灣嚴肅討論中國可能的入侵才成為常態。除了受到中共對台灣進行資訊戰擾亂人心影響,也反映出台灣複雜的歷史與政治背景。

儘管西方官員已經正在為了台灣可能與中國苦戰而做準備,但台灣人對於自我身分認同、與中國是何關係以及是否該與中國打仗,卻都還無共識。台灣人的前途取決於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尤其考量到距離下屆總統大選的日子越來越近。

她指出,台灣領導階層清楚,即使台灣有強大的民主與經濟上的重要性,也不足以讓世界在台灣遭受侵略時伸手支援台灣。因為從俄烏戰爭學到的經驗是,一個小國若被較大鄰國欺侮,必須先展現有自我抵抗的意志。

換句話說,要先反抗敵人,世界伸援的機率才更大。但台灣卻還沒準備好要反抗。

●當兵像夏令營

台灣國防支出經過數十年萎縮後,目前現役軍人僅16萬3000名,相較於解放軍的200萬人。而儘管台灣有200多萬名後備軍人,但每年只能訓練其中11萬人。此外,台灣的義務役常將當兵形容是「夏令營」,只是去掃地拔草,而非學習如何發射武器。

美國官員與台灣退役將領還擔憂台灣的國防戰略。台灣軍方高層將太多國防預算花在購買戰鬥機、戰車與戰艦,在30年前,這些武器對抗當時武力較弱的中國可能還有用;如今在中國飛彈威脅下,這些裝備卻顯得脆弱。

台灣政府重複美國提出的不對稱作戰論點,也就是小國抵禦大國時所需的作戰方式;但台灣的軍隊卻仍未盡全力朝這個方向努力。蔡總統宣布的延長義務役期與改革軍事訓練是一項進步,但這還不夠。

●中國心理戰進逼

不過,蘇奕安指出,中國對台灣最具威脅性的攻擊,可能是在心理層面。俄烏開戰以來,台灣的媒體上充斥陰謀論及激起對美國不信任的中國政治宣傳。這類說法往往宣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把俄羅斯逼到牆角,北約為了美國的利益而犧牲烏克蘭,台灣必須小心別被美國逼成下個烏克蘭。

這類說法在台灣廣為流傳程度令人驚訝。當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後,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軍演,當時不少台灣人將此怪罪政府與美國政治人物,而非中國的威脅行徑。

這樣責怪受害者的現象,是中國假訊息攻勢成果之一,目的為了擾亂台灣社會,但這同時也反映台灣歷史。

●反中與否牽動認同

台灣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1945年日本戰敗後,台灣被中華民國政府接收;但直到1980年代末期台灣完全民主化後,遭到壓迫的本土認同才再次興起。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去年所做的民調,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已達61%,同時認同是中國人與台灣人的比例為32.9%。但少數較年長世代的台灣人仍認同中國,並希望有朝一日統一。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及不鼓勵台灣獨立,也使得一些台灣人對美國懷抱不信任感。

台灣將在2024年初舉行下屆總統大選,候選人將必須在美中敵對日深的世界環境下,對於台灣的未來提出新藍圖。若從認同感民調來看,民進黨應可輕鬆勝選;但認同感並非影響台灣政治唯一因素。

許多台灣人對於支持哪個政黨或支持統獨,心意仍未決。近期民調顯示,約57%的台灣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不要戰爭。但台灣選民可能必須在2個選項當中抉擇:要為了捍衛主權而戰,或是為了和平而投降。

中共不斷在台灣散布失敗主義訊息,說美國操控台灣「分離主義」領導人挑釁中國,若中國「被迫」攻擊台灣是這些人的錯,台灣應該默默與中國合作對抗虛假的西方。

台灣年輕人可能對於這種宣傳論已習於為常,但他們是投票率最低的年齡層。投票率最高的是55至75歲選民,當中包括最可能偏好綏靖的保守派民眾。前總統馬英九便喊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票投國民黨,兩岸無戰場」的口號。

文章的結論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因此前途掌握在人民手中。但中國已正在台灣媒體宣傳失敗主義與分裂內部言論,要靠台灣人團結來對抗。台灣民眾必須決定自己是誰、信仰的價值為何、是否願意打仗以及要付出哪些代價。

台灣人對自由的珍惜,應該足以讓自己準備好為了自由做出犧牲。畢竟台灣人今日享有的自由,也是付出代價換來的。

 

中央社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