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政棟、張峻棟/台中報導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修正國旗與國徽法,希望廢除「國父」遺像,不過當時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有很多人,當然不只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後世獨尊他一人似乎不公平;像是我們從小讀的教科書說國父很有毅力,革命失敗10次還是很有意志力,第11次才成功,但卻有網友說國父只領導過兩次革命運動,其他大部分都在演講遊說和募款。
有網友列出十大先烈,說「如果只有孫文而沒有這些人,中華民國不可能誕生」,包括宋教仁、蔡元培,以及黃興跟秋瑾,還有人認為這十個人比起國父的貢獻是不相上下的。
歌曲《國父紀念歌》:「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
這一首《國父紀念歌》,唱出對國父孫中山的緬懷感恩,但是為了掛不掛上國父遺像,讓國父是誰的問題,再度成為話題。
三立新聞記者張峻棟:「中華民國的國父只有一位,名叫孫文,但有網友列出了這十個人能夠跟國父相提並論,有智謀家宋教仁,還有革命家黃興,但是大家都記得嗎?」
民眾:「都沒印象。」
民眾:「蔡元培和陶成章。」
民眾:「宋教仁、蔡元培...」
只有孫文沒有這些人,中華民國不可能誕生,這樣的標題下面搭配十張大頭照,有倡議家、有革命家,還有教育家和軍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國民黨的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在民國2年遭到刺殺身亡,當年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民國6年推動新文化運動,至於革命家黃克強又叫做黃興,一度被人與孫中山以「孫黃」並稱,至於女先烈秋瑾從容就義,也間接促成興亥革命。
這些「革命先烈」對民眾而言只唸得出姓名,但不記得他們做了什麼,印象有些模糊,但要能跟國父PK一下,民眾這樣說。
民眾:「蔡元培(為什麼?)因為我、我覺得他整體的感覺跟孫中山的感覺還滿像的。」
民眾:「宋教仁(為什麼?)長得跟國父比較像。」
教科書說國父革命11次才成功,但卻有網友把資料整理了,說國父只領導過兩次革命運動,其他多在演講遊說和募款,國父是誰在網路掀起論戰,但誰有資格當國父,國人自有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