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拒絕統一已是主流」 BBC紀錄片:台灣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英國廣播公司2台(BBC Two)23日晚間上映紀錄片,探討台灣如何抵抗中國的多面向威脅與滲透。記者寇賓在片尾說,過去7年來,台灣民眾日益排拒「統一」;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可用和平手段已越來越少。

紀錄片提到台灣民眾都越來越抗拒「統一」和中國干預。(圖/翻攝自Pixabay)

▲紀錄片提到台灣民眾都越來越抗拒「統一」和中國干預。(圖/翻攝自Pixabay)

曾在BBC其他台灣相關影片受訪、並被介紹為中共或中國政府發言人的「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在23日播出的紀錄片揚言,任何強權企圖「將台灣自中國手上奪走」都是不可能的任務;相關行動一旦展開,就會導致「世界末日」。

寇賓(Jane Corbin)具數十年新聞採訪和紀錄片製作經驗,以報導中東等地區衝突著稱。她在BBC Two長達近1小時的紀錄片「在台灣之內:抵抗中國」(Inside Taiwan: Standing Up to China)開頭形容,台灣有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寇賓在台灣本島和金門採訪了數位部長唐鳳、前美國海軍軍令部長羅福賀(Gary Roughead)上將、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羅致政、無黨籍金門縣議員董森堡、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及其次子張瑋、公民社會組織「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沈伯洋、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前海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所」(IRI)駐台北資深顧問寇謐將(Michael Cole)、力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力積電)創辦人黃崇仁,以及不同世代的一般民眾。

紀錄片呈現自2016年1月總統蔡英文贏得大選以來,台灣身分認同與台灣社會對「統一」與「獨立」看法的演變,並觸及2016年台灣女歌手周子瑜被迫為公開展示中華民國國旗道歉、2017年台灣大學學生抗議中國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在校內舉行音樂會、2020年台灣基礎設施遭遇中方網路攻擊首次引發高度關注、中國抽砂船屢在台灣海峽越界盜採海砂等事件。

從影片可看出,北京在政治、軍事等領域對台灣的威嚇脅迫往往遭致反效果。寇賓說,雖然台灣的青年世代大多支持「獨立」,年長一輩則不見得,但過去幾年不同世代的台灣民眾都越來越抗拒「統一」和中國干預,香港的遭遇也讓他們難以信任北京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影片對中方針對台灣策動的資訊戰、認知戰、間諜活動,以及台灣內部的「促統反獨」力量有不少著墨。張安樂否認受中國資助,並稱中國與台灣終將統一,「無論是透過和平或武力手段」。張瑋則出示相關影像紀錄,否認他涉入2017年統促黨在台大校園周邊與學生等人的暴力衝突,稱他只是揮拳威嚇以擺脫暴民。

沈伯洋提到,對中方而言,認知、資訊戰既有效率又划算,打造一發飛彈的成本足以用來養大批影響力人士(influencer),以分化台灣社會、侵蝕自由民主機制。唐鳳則說,中方意在破壞台灣民眾對民主治理的信任,並透過誇大、扭曲事實,持續激發台灣社會的恐慌和焦慮感。

呂禮詩告訴寇賓,中共派出大量間諜接觸國軍,他也曾間接受邀免費赴中參加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活動,但他拒絕了。除了金錢利誘,中共也施展「美人計」,陸軍少將羅賢哲2002至2005年派駐泰國擔任上校武官期間遭中方吸收,就是一個例子。

此外,呂禮詩指出,中共尋求滲透台灣領導人周邊人士,目標包括掌握領導人生活作息和行程,以利在戰時有效執行「斬首行動」。寇賓提到,蔡總統的維安團隊曾遭共諜滲透。

羅致政說,俄羅斯去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這給台灣敲響警鐘。寇賓前往全民國防射擊教育中心/CAMP 66採訪,並指出自願報名參加相關軍事體驗活動或全民防衛課程的台灣民眾人數在去年躍升為4倍。不過,她也提到,台灣軍事武裝速度偏慢,且至今仍高度仰賴美國供應先進武器。

黃崇仁則認為,中國自知不能以武力拿下台灣,因為中方十分清楚掌握高階晶片製造能力的台灣,對中國產業和經濟的重要性。他說,沒有台灣,中國沒辦法生產任何東西,終究會「破產」;未來10至20年,台灣仍將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央社倫敦24日電)

中央社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