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 Life張培仁 在生活中尋找文化本質

採訪撰文/戴齊(文創LIFE)

一手創辦簡單生活節的張培仁,希望從生活裡找到文化的本質,尤其在舉目皆文創的現在,許多人做文創,只是急著想要把產品賣出去,在張培仁眼中,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原物料」是人,是人們生活、思想的價值觀呈現,嘗試為台灣的Life Style下定義,才是文創最重要的事。

文創LIFE - 簡單生活

▲攝影/董旭官

由年輕人定義自己的生活

八年前,在簡單生活節裡擺攤的年輕手作達人,現已帶著自己的品牌進駐文創商圈,說起創立簡單生活節的動機,張培仁坦言他大部份是揣測,揣測當代青年內心的渴望,揣測有一大票年輕人在創作、揣測有非常多年輕人做T恤、揣測有許多人喜歡民謠,至今想起,仍覺得當時是冒了很大的險。第一屆簡單生活節在2006年12月3日舉行,「李雙澤正是於1976年的12月3日在淡江大學(當年為淡江文理學院)演唱會上,高喊著唱『唱自己的歌』!」,談起這個意外的巧合,張培仁覺得兩者的意義其實相似,「都是年輕人定義自己的生活」。

文創LIFE - 簡單生活

▲攝影/董旭官

簡單生活節剛起步時,台灣還看不到太多的創意品牌,現在則有無數打著文創旗幟的產業,創意品牌比比皆是,文創甚至成為上市、上櫃的前題。在談論簡單生活節經驗前,張培仁想要先解釋何謂「文創」?擅長論述的他分析,「文創」包含了「文化」、「創意」、「產業」三種層面,「文化」是種生活狀態,它是人們怎麼生活、怎麼想,它是種美學和價值觀,更是種生活方式。

文創LIFE - 簡單生活

▲攝影/董旭官

因為「文化」產生出的共同意識和情感,促成了第二件事的發生—「創意」。運用生活中得到的元素做出作品來,就是「創意」,無論它是設計、音樂、電影等,都是種創意。而「產業」就是使「創意」規模化的過程。張培仁不諱言,多數人包括政府,都只著重在產業上,但光是產業,文創就有菁英、跨界、大眾市場等不同的橫向類別,「談文創,通通把它包成一包,視為一種通則,是不可行的」,也因如此,「文創之難做、討論角度之多元,就是因每人處身不同,看出去的視野也不同」。

在張培仁眼中,文創最關鍵的在於原物料的供應,這個重要的原物料就是人。後網路時代長大的年輕人,現已成了市場的主力,過去複製西方很容易,大家要的是普及的流行巨星,但現在的年輕人資訊掌握度高,分眾市場來臨,必須要有特定的風格,而且是獨一無二的。
 

讓喜歡的事有價值

有著北方大漢身材的張培仁,處於簡單生活節裡的「文青」氣氛,特別顯眼,他提倡美好生活的價值,但自己的生活品質卻很糟,周末假日工作是常有的事,幾乎每天都在辦公室待到晚上九、十點才離開。八年前創立簡單生活節時,張培仁覺得當時的年輕人,「很像小時候的我」。「我因為父親管得嚴,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渴望掙脫傳統價值觀的認定,生活充滿了疑惑」。他的父親曾質問,「全學校的人都這樣,為什麼你不行?」,張培仁回說,「因為他們都錯了」!過去因沒有資訊,年輕人只能照著大人設定的體制走,現資訊取得方便,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文創LIFE - 簡單生活

▲攝影/董旭官

張培仁還記得,在解釋簡單生活節時,曾講過相信一個做麵包做得非常好的人會備受尊祟,「那時還不知道吳寶春呢」!他相信不只吳寶春,同樣的,一個傢俱做得很好、一個做肥皂做得很好的人,也一樣受到尊敬。而這樣的時代已經來了,「不是最有錢、最有名、最有地位的人,才最受尊重」。「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是張培仁和夥伴,一開始在定義簡單生活節時想出的口號,後來幾屆的簡單生活節,活動標題也都反應了當下的時代氣氛,今年是「We Will」,副標為當我們開始分享,世界就會改變,張培仁訝異地說,「然後,這世界就真的改變了」!

文創LIFE - 簡單生活

▲攝影/董旭官

台灣有創意,但產業化的過程卻太緩慢,張培仁在2011年開設了好丘,提供另一個創意市集的聚集地,希望台灣的創意作品在這股浪潮中能得到助力。想當台灣特定生活價值的推廣者,張培仁想做的事情太多,自己最私心的願望卻是,買輛Car House,住在車上,然後一輩子都在旅行。說完他自己笑笑,這是個不可能的願望,朋友們一定認為他這個願望,太過矯情了。

文創LIFE - 簡單生活

▲攝影/董旭官

#文創LIF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