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清明節4天的連續假期即將到來,疾管署提醒民眾,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有可能因為接觸到恙蟎生長的草叢環境,而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eschar)。
圖/疾管署
恙蟲病是經由被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經草叢環境且未做好保護措施,即可能遭恙蟎叮咬而感染。
恙蟲病潛伏期通常為9-12天,約有50%-80%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黑色的潰瘍性焦痂,且大多為無痛性;局部淋巴腺發炎腫大,發燒至39℃以上,發燒4-5天起軀幹先出現紅色斑丘疹,繼而擴至四肢及臉,第9-10病日消退;頭痛或肌肉痛、大量出汗、結膜充血、咳嗽及腸胃系統方面的問題,如未適當治療,嚴重時會因為出血或血管內凝血而引致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甚或出現肺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又或休克現象,死亡率可有1%-60%之差異。
圖/防疫達人臉書
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年於4至5月時病例數快速增加,於6至7月到達高峰期,依據2013至2015年資料,全國各縣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以澎湖縣、臺東縣及金門縣的病例數較多。
疾管署提醒民眾,清明掃墓或於連假期間至郊外踏青,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塗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蚊蟲忌避劑),並於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且換洗全部衣物,以減少恙蟎叮咬的機會。
圖/疾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