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維繫超過2百年,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盛世到最後滅亡的過程,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清朝之所以走向滅亡,除了無法適應國際社會的變化之外,內部財務問題,也是一大客關鍵。在清朝滅亡轉入民國之際,無疑是陷入了混亂,究竟所謂的國庫,到底還有多少錢留下來呢?也成為一項有趣的歷史話題。
清朝滅亡,民國接手政權後,官員找到這個大庫房,據說就是存放國家銀兩的倉庫。好不容易開啟後,卻發現裡面偌大的空間中,不見金山銀山,居然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銀錠,詮釋了「國庫空虛」一詞,更讓後人揭密後頓時傻眼。
為何如此,就被歸納出三項原因:皇室生活太奢靡、官僚貪腐的歷史共業、許多百姓後期根本交不起賦稅。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財務問題,其實不完全是慈禧太后所為,早在康熙皇帝時期,就曾出現公共財政管理不佳,造成國家入不敷出的狀況了。
據清史記載,清朝的國庫位於北京紫禁城內,為中央銀庫,又可分為兩種,分別為「內府庫藏」和「戶部銀庫」。
內府庫藏中的財寶用以修築宮殿、宮中開銷等等,而宮中的各種開銷就包含,發放給嬪妃婢女的銀兩,或是舉辦重要節日舉辦的宮宴活動等等。戶部銀庫,則是國家財政賦稅收入的匯集地,各項國家經濟、軍事活動開支也主要由此銀庫進行發放,皇帝並不能私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