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新聞/不只台灣!世界各國大學掀起「去雕像」正名運動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老蔣"青天勳章"流落香港 法拍天價2千萬-蔣介石、蔣中正、蔣公

圖/資料照

撰文/黃靜華(新新聞)

要不要雕像?改不改名?這是個惱人的問題。

加拿大一家愛國的企業,去年向一所有百多年歷史的勞瑞爾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提案,計畫在學校豎起歷任二十二個加拿大總理的雕像,預計在明年完成, 慶祝加拿大建國150年。

各式「必倒」運動出籠

勞瑞爾〈Wilfrid Laurier〉是加拿大第七任總理,立總理像也算是校史的一部分。沒想到提案引起軒然大波,網路上立即有人發起反對計畫的請願。建雕像成了一件大事,校長出面成立特別委員會,經過審查諮詢程序,最後決定撤回。

帶頭反對的藝術系教授芬恩〈Jonathan Finn〉說,政治人物的雕像不只是件藝術品,而且是一種政治宣示,而大學校園應該是個「中立」的地方。他批評提案是「對政治及文化疏於敏銳」。學校行政部門則回應說,以後會陸續豎起原住民等少數族裔或女權先驅等社運代表人的雕像。芬恩就反問,那要豎多少雕像?

勞瑞爾大學政治、文化敏感度太差。計畫才剛提出,校園已先安置了第一任總理麥當勞〈John Macdonald〉的雕像。歷時百餘年的原住民寄宿學校政策就始於他,那政策毀了原住民好幾代人。相關調查報告去年才完成,是僅次於聯邦大選的年度新聞。而勞瑞爾大學校區原本就是原住民居住地。芬恩批評道:「你拿走了人的地,還要在那地上豎起自己的像!」

不只勞瑞爾大學,「去雕像」運動在全球各大學展開。不只雕像,凡是做為標誌的如校徽章、命名都在檢視之列,成為學生主張社會正義的出口,各式的「必倒」〈must fall〉紛紛出籠。哈佛大學〈Harvard U.〉法學院學生在今年發起「羅亞爾必倒」〈Royall MustFall〉運動,抗議學院採用十八、十九世紀波士頓地區著名蓄奴、虐奴家族羅亞爾的族徽做為院徽。

去年夏天,北卡羅萊納大學〈U. NorthCarolina〉將校園內一棟建築物原來掛著的名字「威廉.桑德斯」〈William L.Saunders〉取下,桑德斯在十九世紀末是當地著名的律師,還當過北卡州的州務卿,卻是3K黨領袖。耶魯大學〈Yale U.〉法學院學生也發起為校園一棟宿舍卡洪學院〈Calhoun College〉 正名運動, 卡洪〈 John Calhoun〉是南北戰爭前南方重要政治人物,以力主反對廢奴留名。

黑奴販子創辦布朗大學

這些「必倒」 或正名運動也遇到現實的困難。例如,全美最小的州羅德島〈Rhode Island〉也是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學〈Brown U.〉所在地。十八世紀羅德島是美國奴隸的轉運集散中心,當時島上最大的販奴商是布朗兄弟,其中約翰.布朗〈John Brown〉捐了一大筆錢成立了布朗大學。

2000年, 布朗大學選出了常春藤盟校第一位非裔女校長西蒙斯〈Ruth Simmons〉,她的先祖正是從非洲被販來的奴隸。當時校園裡開始爭辯要不要為販奴道歉甚至賠償,學校還特別成立委員會進行研究。雖不能否認布朗大學是黑奴的血換來的,但2006年完成的研究報告並沒建議改名。

若要認真搞「必倒」,美國開發最早的阿帕拉契山以東、尤其是東北部沿海新英格蘭地區的大學大概都很難避免。而在大西洋彼岸,英國牛津大學〈U.Oxford〉則為了「羅德必倒」〈Rhodes Must Fall〉的請願與抗議,紛擾了好幾個月。

學生要正名,校友多反對

羅德是十九世紀偉大殖民者及鑽石企業家,雕像遍及歐、美、非。在他曾擔任首相的南非,開普敦大學〈U. Cape Town〉的雕像在學生投票下已經移除;在牛津,羅德像就站在以他為名的建築物大門頂上三樓,俯視在他腳底下行走的芸芸眾生。更關鍵的是在學術上代表無上殊榮的羅德獎學金,那些「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是全球各地菁英,改了名字,宛如那榮耀瞬間消逝。

儘管學生投票多贊成雕像移除、大樓去名,校友們卻多反對。同為羅德學者的柯林頓〈Bill Clinton〉公開感謝羅德獎學金,澳洲前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則批評去雕像行動根本是種「道德上的虛榮」。最要緊的,若拆了雕像,眼下一筆超過一億英磅的校友捐款可能撤回。前些日,牛津大學宣布不拆雕像了。

(本文未完,詳情請見1517期《新新聞》,或參考新新聞官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