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30公分海嘯其實隱藏致命危機。(示意圖/Photo credit: jemasmith on Visualhunt)
菲律賓南部2日發生規模7.6強震,我國中央氣象署一度發布海嘯警報,原先預估潮位低於30公分,所幸3日凌晨已解除警報。30公分海嘯有何威脅性?專家表示,大型水槽模擬實驗顯示,30公分海嘯來襲,6成的女性會被沖倒。
台灣時間2日22時37分菲律賓民答那峨島發生規模7.6地震,氣象署當時研判該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會在3日0時46分開始影響台灣(潮位低於0.3公尺),並發布海嘯警報。0時50分,美國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通報解除太平洋地區的海嘯威脅。
30公分海嘯聽起來沒甚麼,但專家示警,一般的浪波長僅2、3公尺,通過你身體的時間只有1、2秒,但海嘯的波長可達上百公里,沖過物體的時間可以長達1個小時。所以海嘯完全不是大家所以為的波浪,前者蘊含的能量遠遠高於後者。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監測科科長廖哲緯解釋,當海嘯預估潮位在30公分以上,就有致災可能性,因為30公分只是「初始波高」,當海水接近陸地,受到地形影響後浪疊前浪,波高迅速堆高,這時候海嘯恐達數公尺。以2011年日本東北大海嘯為例,許多沿海重災區最終量測的海嘯高度都大於初值。
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日本港灣空港技術研究所曾將20名成年男女放進巨型特製水槽模擬海嘯衝擊。實驗發現,即便海嘯只有30公分高,6成女性會被沖倒;若海嘯升高到40公分,9成女性無法站立;如果是70公分海嘯,全體受試者都會被沖倒。
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越村俊一教授指出,回顧2004年南亞大海嘯,只要出現30公分海嘯的區域就會有人罹難;海嘯若來到60公分,死亡率上升至3成;倘若海嘯達1公尺民眾又沒有及時撤離,死亡率百分之百。
大家可能好奇,究竟海嘯比較容易侵襲台灣哪些區域,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若從海底地形來看,海嘯通常比較容易侵犯東北沿岸和西南沿岸。目前氣象署正持續加強海嘯觀測及預警,若東南海域發生近海地震,可望多爭取10秒預警時間,若是遠地海嘯,有機會多爭取20至30分鐘的預警時間。台灣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無論海嘯來襲機率高或低,民眾必須充分理解海洋環境,建立危機意識與防災準備。
▲台灣沿岸地區不時遭受海嘯侵襲。(圖/擷取自「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
▼衝撃!映画『TSUNAMI』美人宣伝スタッフが津波の威力を体験!!(影片來自YouTube-CJEntertainmentJapan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