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全臺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巨鯨之路』屏東海生館12月15日公開展示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台東長濱擱淺的台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藍鯨,並介紹了經過三年多修復後的藍鯨骨骼標本展覽『巨鯨之路』。文章提到展覽中展示了20公尺長的藍鯨骨骼以及4.5公尺的藍鯨頭骨,在地面利用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展示,讓人們更加了解藍鯨的巨大和內部結構。此外,文章指出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全球公開展示的完整藍鯨標本非常稀少,因此此次展覽的藍鯨標本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這篇文章值得稱讚的地方是它提供了對於藍鯨標本展覽的詳細描述,讓讀者能夠想像到這個展覽的震撼力。此外,文章還強調了這頭藍鯨骨骼標本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展覽背後的教育和保育目標,使人們能夠透過這個展覽更加了解海洋環境和生物保育的重要性。 然而,這篇文章也可以在一些方面進一步改進。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多關於修復過程的細節,例如使用了什麼方法進行修復以及遇到了哪些挑戰。這將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修復的複雜性和工作人員所面臨的挑戰。此外,文章可以提供一些關於藍鯨本身的更多資訊,例如藍鯨的特徵、分布和保育狀況,這些資訊將能夠進一步加強文章的教育價值。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成功地報導了台灣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巨鯨之路』的消息,並強調了其科學價值和教育意義。但文章可以進一步細節化修復過程和提供更多有關藍鯨本身的資訊,以使整篇報導更具深度和完整性。

這篇文章報導了台東長濱擱淺的台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藍鯨,並介紹了經過三年多修復後的藍鯨骨骼標本展覽『巨鯨之路』。文章提到展覽中展示了20公尺長的藍鯨骨骼以及4.5公尺的藍鯨頭骨,在地面利用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展示,讓人們更加了解藍鯨的巨大和內部結構。此外,文章指出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全球公開展示的完整藍鯨標本非常稀少,因此此次展覽的藍鯨標本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這篇文章值得稱讚的地方是它提供了對於藍鯨標本展覽的詳細描述,讓讀者能夠想像到這個展覽的震撼力。此外,文章還強調了這頭藍鯨骨骼標本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展覽背後的教育和保育目標,使人們能夠透過這個展覽更加了解海洋環境和生物保育的重要性。 然而,這篇文章也可以在一些方面進一步改進。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多關於修復過程的細節,例如使用了什麼方法進行修復以及遇到了哪些挑戰。這將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修復的複雜性和工作人員所面臨的挑戰。此外,文章可以提供一些關於藍鯨本身的更多資訊,例如藍鯨的特徵、分布和保育狀況,這些資訊將能夠進一步加強文章的教育價值。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成功地報導了台灣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巨鯨之路』的消息,並強調了其科學價值和教育意義。但文章可以進一步細節化修復過程和提供更多有關藍鯨本身的資訊,以使整篇報導更具深度和完整性。

問答

Q1: 這項展覽在哪個地點舉行? A. 台東長濱 B.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C. 台灣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 D. 世界水域館大廳 正確答案: B.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Q2: 修復展出的藍鯨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幾次發現的?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無法確定 正確答案: A. 第一次 Q3: 藍鯨被發現時的身體狀態如何? A. 身形肥胖且健康 B. 身形消瘦且頭部被繩索纏繞 C. 身體僵硬且頭部被網子纏繞 D. 身體異常毛病無法確定 正確答案: B. 身形消瘦且頭部被繩索纏繞

Q1: 這項展覽在哪個地點舉行? A. 台東長濱 B.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C. 台灣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 D. 世界水域館大廳 正確答案: B.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Q2: 修復展出的藍鯨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幾次發現的?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無法確定 正確答案: A. 第一次 Q3: 藍鯨被發現時的身體狀態如何? A. 身形肥胖且健康 B. 身形消瘦且頭部被繩索纏繞 C. 身體僵硬且頭部被網子纏繞 D. 身體異常毛病無法確定 正確答案: B. 身形消瘦且頭部被繩索纏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巨鯨之路》當藍鯨轉身後12/15盛大開展。(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巨鯨之路》當藍鯨轉身後12/15盛大開展。(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2020年農曆大年初一,在臺東長濱擱淺了一頭臺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藍鯨。在國內外學者及各界團隊努力下,歷經三年多的修復,這座眾所矚目的藍鯨骨骼標本展覽『巨鯨之路』在12月15日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世界水域館大廳公開展出,成為臺灣首座藍鯨骨骼標本展示。除了撼動人心的20公尺長的藍鯨骨骼吊掛展示外,長達4.5公尺的藍鯨頭骨原件更將於地面以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呈現藍鯨頭骨細部構造,讓民眾一窺藍鯨頭骨的巨大與內部結構,也提供後續學者研究作業,期望帶給民眾更多的海洋教育及省思,延續這頭年幼藍鯨的生命價值。

歷經三年修復,20公尺長藍鯨身軀於海生館重現。(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歷經三年修復,20公尺長藍鯨身軀於海生館重現。(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球公開展示之完整藍鯨標本僅約25件,顯見藍鯨稀少而珍貴。『巨鯨之路』所展示的藍鯨骨骼標本為臺灣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現的擱淺藍鯨,這頭藍鯨被發現時身形消瘦且頭部被繩索緊緊纏繞讓人觸目驚心,海生館在教育部支持下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國立成功大學簽署藍鯨骨骼標本合作備忘錄(MOU),期能將藍鯨骨骼標本作為研究典藏並公開展出,共同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觀念,讓我們更加認識這美麗而神祕的生物。

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呈現藍鯨頭骨細部構造。(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分開式裝架的爆炸式展示方式,呈現藍鯨頭骨細部構造。(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這頭沉默巨鯨在2020年的農曆大年初一悄悄地來到臺灣,經過研究發現這頭藍鯨為未成年個體,尚未完全硬骨化的骨骼使得修復作業極具挑戰。海生館採用全臺首見三軸式龍骨裝架法進行裝架,以最不傷害骨骼的方式進行修復及裝架,同時考量展示安全性,海生館將藍鯨頭部進行翻模複製,原件落地分開裝架以爆炸式展示方式,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觀察內部的結構,也讓研究學者可以進行科學測量、採樣等研究作業,共同為藍鯨研究貢獻心力。

全台首見藍鯨骨骼透過身上每一塊軀骨訴說生命故事。(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全台首見藍鯨骨骼透過身上每一塊軀骨訴說生命故事。(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這頭藍鯨在海上漂流數月,最後擱淺在臺東,海生館匯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意見,力求骨骼組裝及展示姿態之科學正確性,經不斷討論、求證、比對、試組裝等過程,終於完成藍鯨骨骼標本的製作,並模擬捕捉藍鯨下潛剎那的優雅動作,仿佛描繪著一場重返海洋的儀式,展現出藍鯨動態美感與生命力。

在1420個日子之後,藍鯨以另一種樣貌遨遊在10公尺高的海生館世界水域館大廳上方。(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在1420個日子之後,藍鯨以另一種樣貌遨遊在10公尺高的海生館世界水域館大廳上方。(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這頭臺灣首次紀錄的藍鯨,在經過1420個日子之後,將以另一種樣貌遨遊在10公尺高的海生館世界水域館大廳上方。這座20公尺長、63節椎體、1公噸重的身軀,海生館透過重建骨骼與科普化的展覽,讓這頭藍鯨脫離禁錮的繩索,蛻變為博物館永久典藏的標本,延伸其生命價值與意義。海生館也邀請民眾趁這難得機會參觀海生館,感受牠透過每塊軀骨訴說的生命故事,同時讓我們思考如何維護海洋的永續發展,共同邁向永續海洋的美麗願景。

長達4.5公尺的藍鯨頭骨原件於地面呈現。(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長達4.5公尺的藍鯨頭骨原件於地面呈現。(圖/屏東海生館提供)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