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幕後/全台對中國出口創21年來新低!經貿人士:應聚焦產業競爭而非ECFA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幕後/全台對中國出口創21年來新低!經貿人士:應聚焦產業競爭而非ECFA(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幕後/全台對中國出口創21年來新低!經貿人士:應聚焦產業競爭而非ECFA(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中國之際,中國商務部公布台灣禁止進口中國的貿易壁壘調查結果,並認定「構成貿易壁壘」一事。對此,深度參與國際經貿事務國安人士表示,台灣應謹慎「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去製造更大的貿易依存,讓中國未來可以撿到一把更大的槍,回過頭來對台灣施壓;而經貿國安人士也提到,台灣對中出口已下降,2023年1至11月降為35.4%,是21年來新低,此外早收清單佔比也下降,早收產品出口中國為140億美元,佔全球出口比重更是降低為3.6%。該人士也說,「大家太聚焦ECFA了!應該聚焦產業競爭力。」

中國商務部今年4月,就已開始就台灣制定並實施禁止的禁止進口中國產品相關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10月時,因調查項目擴大至2500多項,因此決定延長3個月,規劃2024年1月12日也就是台灣的總統大選前一天公告,被世界各國認為時機極為敏感。

不過,中國商務部卻提前在昨日率先公告,認定台灣地區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條所規定的情形,構成「貿易壁壘」;而國台辦系統也表示,民進黨對中國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關於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違反ECFA有關「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

而對於近期有政治人物倡議要與中國簽訂貿易協定,一位深度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的國安高層人士受訪表示,中國利用兩岸貿易依存關係作為政治施壓,進而去要求台灣改變立場,面對這樣的貿易夥伴,應該是更加謹慎「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去製造更大的貿易依存關係,讓中國未來可以撿到一把更大的槍,回過頭來對台施壓,限制台灣或剝奪台灣決定的空間,兩岸經貿倡議跟台灣長期戰略利益,是衝突且不一致的。

從數據來看,過去台灣對中出口比重約在4成上下,2020年為43.9%,其後逐漸下降,2022年為38.8%,2023年1至11月進一步降為35.4%,是21年來新低。另外,從ECFA「早收清單」的佔比也下降,2022年台灣對全球總出口4, 794億美元,其中早收產品出口中國為205億美元,佔出口全球比重4.3%;2023年1至11月台灣對全球總出口3,926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含香港)出口1,389億美元,早收產品出口中國為140億美元,佔全球出口比重降低為3.6%。 

該人士表示,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以石化為例,中國對於石化主要原料─乙烯,自2019年起3,200萬噸,持續擴充到2023年達5,100萬噸。由於乙烯擴增迅速,市場未如預期帶動,使得石化下游多項產品陷入紅海市場,進一步造成中國石化產品開始傾銷至各國。該人士說,中方在2022年11月30日針對ECFA早收項目PC(聚碳酸酯) 展開反傾銷調查,事實上從2022年1至11月出口至中國為7.8億美元,2023年同期出口至中國為4.6億美元,本就已經嚴重衰退41%。

該人士也提到,中國經濟復甦趨緩,購買能力在下降,台灣的機械產業2022年出口中國32億美元,今年1至11月23億,今年相比去年預估衰退21%。在紡織產業方面,2022年出口為10億美元,至今年1至11月8億美元,今年相比去年預估衰退13%,整體而言,2023年預估早收清單出口值將由2022年之205億美元衰退約25%。

#新聞幕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