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肥胖、高脂肪食物、紅肉、飲酒等都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51歲林先生,有長期抽菸史、體型雖看來微肉,不過BMI27.5數值已達肥胖體位。身為業務的他,工作經常加班,覺得平日上班已經太勞累,假日就想好好休息放鬆,常會以吃美食慰勞自己,沒有培養運動習慣。 長期抽菸史的他今年至醫院高階健檢,沒想到在腸胃內視鏡及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已有支氣管壁增厚及輕度浸潤現象,評估與長期抽菸引發肺部慢性發炎外;更在3顆大小不一的瘜肉中發現其中一顆是大腸癌原位癌,慶幸的是發現得早,癌細胞僅在上皮細胞層,在檢查切除瘜肉時就已將癌細胞同時切除。但已讓林先生嚇出一身冷汗。
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大腸癌在今(2023)年退居國人發生率第二名癌症,不過每年大約仍有約1萬6000人罹患大腸癌,並且有6000多人因此喪命。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大腸癌在早期發展時幾乎無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時大多為晚期。猶如上述個案的大腸癌原位癌,其症狀表現就是幾乎無症狀,會被發現大多都因為健康檢查意外發現,這也是為何總是呼籲高危險族群務必主動提早並定期篩檢的原因。
他說,一般人認為抽菸對於健康的危害只有肺部,事實上也會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除了有抽菸之外,還包括年齡(50歲以上)、家族病史、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肥胖、高脂肪食物、紅肉、低纖維飲食及飲酒等,若有上述因素就屬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梁程超解釋,大腸癌的分期主要是以「腫瘤侵犯腸黏膜的深度、淋巴結侵犯有無、遠端轉移」來做分期。目前大腸癌在臨床治療上,最幸運的無非就是在大腸癌零期(原位癌)時,就被發現只需大腸鏡切除腫瘤即可,但如腫瘤過大或切除後邊緣不乾淨有腫瘤細胞殘留,則須接受手術切除。
他也提醒民眾,大腸癌是可以透過健康檢查做到預防的一種癌症,並且越早發現預後存活率越高。主動積極篩檢,只要及時在第0-1期發現,五年存活率還可高達9成以上。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