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施明德逝!長庚大型研究曝光 固定服抗病毒藥「肝癌發生率減少50.3%」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長庚醫院進行的一項關於B肝治療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這項研究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了十年的追蹤,結果顯示台灣的健保所給付的B肝抗病毒藥物確實有效。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接受固定療程組的病人肝癌發生率減少了50.3%,病毒清除率增加了12.8倍,肝病死亡風險減少了67%。這是國內樣本數最大、為期最久的B肝治療追蹤研究,研究團隊包括了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和一些長庚醫院的專家。 從結果來看,固定療程B肝治療的效果是顯著的。這個治療方法最早由廖運範院士在2000年的「亞太B型肝炎指引」中提出,並在2016年獲得歐美肝病學會的跟進。在台灣,自1986年起就開始全面施打B肝疫苗,目前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已經下降到0.8%。根據簡榮南教授的說法,全台感染B肝的人數約為180萬,其中大約有40%的人會引起反覆性肝炎發作,可能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從這個角度來看,B肝固定療程治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篇文章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並呼籲國人對於肝癌的議題更加重視。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提高台灣肝癌治療水平以及改善B肝病患的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加大對B肝的預防和治療的宣傳力度,讓更多需要治療的病患能夠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減少肝癌的發病率。

這篇文章報導了長庚醫院進行的一項關於B肝治療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這項研究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了十年的追蹤,結果顯示台灣的健保所給付的B肝抗病毒藥物確實有效。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接受固定療程組的病人肝癌發生率減少了50.3%,病毒清除率增加了12.8倍,肝病死亡風險減少了67%。這是國內樣本數最大、為期最久的B肝治療追蹤研究,研究團隊包括了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和一些長庚醫院的專家。 從結果來看,固定療程B肝治療的效果是顯著的。這個治療方法最早由廖運範院士在2000年的「亞太B型肝炎指引」中提出,並在2016年獲得歐美肝病學會的跟進。在台灣,自1986年起就開始全面施打B肝疫苗,目前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已經下降到0.8%。根據簡榮南教授的說法,全台感染B肝的人數約為180萬,其中大約有40%的人會引起反覆性肝炎發作,可能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從這個角度來看,B肝固定療程治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篇文章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並呼籲國人對於肝癌的議題更加重視。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提高台灣肝癌治療水平以及改善B肝病患的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加大對B肝的預防和治療的宣傳力度,讓更多需要治療的病患能夠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減少肝癌的發病率。

問答

Q1: 哪項研究證實了台灣健保給付的B肝抗病毒藥物有效? a) 長庚醫院的臨床試驗 b) 台灣肝病防治學會的檢驗結果 c) 中研院的研究報告 d) 林口長庚醫院與基隆長庚醫院的研究結果 正確答案: d) 林口長庚醫院與基隆長庚醫院的研究結果 Q2: 依據長庚醫院的研究,固定療程組相較於長期服藥組,肝癌發生率減少了多少個百分點? a) 25.3% b) 50.3% c) 75.3% d) 100.3% 正確答案: b) 50.3% Q3: 哪位學者在2000年的「亞太B型肝炎指引」中首度提出B肝固定療程治療? a) 簡榮南 b) 鄭文睿 c) 廖運範 d) 林志郎 正確答案: c) 廖運範

Q1: 哪項研究證實了台灣健保給付的B肝抗病毒藥物有效? a) 長庚醫院的臨床試驗 b) 台灣肝病防治學會的檢驗結果 c) 中研院的研究報告 d) 林口長庚醫院與基隆長庚醫院的研究結果 正確答案: d) 林口長庚醫院與基隆長庚醫院的研究結果 Q2: 依據長庚醫院的研究,固定療程組相較於長期服藥組,肝癌發生率減少了多少個百分點? a) 25.3% b) 50.3% c) 75.3% d) 100.3% 正確答案: b) 50.3% Q3: 哪位學者在2000年的「亞太B型肝炎指引」中首度提出B肝固定療程治療? a) 簡榮南 b) 鄭文睿 c) 廖運範 d) 林志郎 正確答案: c) 廖運範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肝癌病逝(圖/翻攝自施明德臉書)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肝癌病逝(圖/翻攝自施明德臉書)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於去年11月在家中發燒後,緊急送院治療後,持續與肝癌末期奮戰,但仍於1月5日病逝,享壽83歲,也讓國人重新重視肝癌議題。長庚醫院曾於去年公布了一項長達10年的重磅研究,針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了十年追蹤,結果證實,目前台灣健保已給付的B肝抗病毒藥物確實有效,固定療程組病人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

根據林口長庚醫院與基隆長庚醫院這項國內樣本數最大,為期最久的的B肝治療追蹤研究成果,發現B肝固定療程治療確實有顯著成果。

固定療程B肝治療,最早是由在國際B肝研究領域有極高地位的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在2000年的「亞太B型肝炎指引」中所提出,歐美肝病學會2016年起跟進,廖運範也是這項研究的指導作者,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簡榮南、教授鄭文睿、副教授陳益程及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林志郎。

簡榮南表示,台灣自1986年率先全球針對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目前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已由10至12%、下降至0.8%,全台感染B肝現況約有180萬人,但其中約有4成病人會引起反覆性肝炎發作,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健保在2003年起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不論是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肝功能(ALT)上升至正常值上限的二倍以上(>72U/L)二次,中間相隔三個月,就可開始考慮服用抗病毒藥物。但若追蹤中發生黃疸指數(total bilirubin)>2 mg/dL,或凝血酶原時間超過正常值三秒以上,可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需觀察三個月。

簡榮南說,截至目前為止,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成績可觀,國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從2003年十大死因第六位,降至2022年第十一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4107人,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81人,慢慢可看出B肝防治的成效。

目前健保對HBeAg陰性的患者,提供三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

但現行的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能抑制病毒量,但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簡榮南強調,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研究發現,有趣的點在於民眾若使用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經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再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林志郎表示,不少B肝病人擔心一旦停藥後,會肝臟發炎,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因此不敢停藥。但其實停藥風險其實不大。

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統合性文獻發現,停藥後發病的機率均小於1%,死亡的病例更少,可以經由規律且密集的追蹤和及時的治療來減少其發生率。

中研院院士廖運範表示,這項長期追蹤的研究結果給了固定療程B肝治療重量級的證據,可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及增加病人存活,也證實此種治療方式會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這項研究也獲准刊登在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美國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94要客訴】謝宜容聲明對槓賴清德?神隱多日拋影片道歉2024.11.22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