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嘉宏/遠見雜誌
當人類享受新科技帶來的豐碩成果時,也被迫在全新的十字路口掙扎。在科技創新突圍中,誰會成為贏家?數位革命與AI技術的演進,為人們帶來的是願景還是陷阱?《遠見》獨家專訪天下文化新書《權力與進步》共同作者賽門.強森,剖析箇中奧妙。
早在1944年,匈牙利裔美籍學者波藍尼(Karl Polanyi)出版了扛鼎之作《巨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探討19世紀的經濟體制如何影響社會結構,以及社會應如何因應市場自由主義崩潰。
2001年,獲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學者史蒂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為這本書第三次出版時寫的新前言提及,「當今全球社會面臨的挑戰,在於能否及時調整這些不平等狀態。」
兩位不同時代的西方經濟巨擘,先後點出人類歷史長河中「不患寡,患不均」這個反覆出現的辯證,新技術的革命,讓世界邁向下一個更進步的階段,只是,掌握在少數精英手中的「技術」如何讓全人類雨露均霑?
《遠見》獨家專訪《權力與進步:人類在技術與富裕上的千年鬥爭》作者之一的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他在訪談中,暢談新技術如何推動人類進步、進步與權力的關係,以及21世紀AI、媒體的角色。
▲迎戰AI霸權!賽門.強森:打破技術壟斷,社會才能躍進(圖/遠見雜誌提供)
技術擴大競爭差距怎麼解?
《權力與進步》一書開頭,便說要探討人類歷史中「技術、薪資、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在AI引領的21世紀裡,技術優勢是否會讓薪資與不平等愈趨擴大差距?若然,要如何解決?
對此,強森解釋,他們非常關注數位技術擴大工資收入差距的現象,就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奧圖(David Autor)所稱,這導致「職場極化」,意指受過高度教育的人表現得很好,教育程度較低的人也有很多就業機會,但中等技能、中等收入的工作已然流失,這是工業經濟體系中的普遍現象。因此,強森擔憂技術和自動化,已成為擴大工資差距和不平等的重要驅動因素。
兩位作者在書中強調,「技術樂觀主義」無法從人類世界中消失,人人都可搭上「生產力便車」的想法又太理想化,認為進步不會自然而然發生,要打破技術壟斷才能雨露均霑,但是否有可能發生壟斷技術者說服所有人的局面?又要如何打破?
強森指出,技術樂觀主義目前依然充斥人類社會,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是全球第一個被廣泛使用Mosaic瀏覽器(後改名為網景)的共同開發者,他在2023年10月16日發表〈科技樂觀者宣言〉的文章。
安德里森在這篇「宣言」指稱:「科技是好的,別再抱怨了,讓我們繼續發明更多東西,之後再告訴大家是否存在任何問題。」強森認為,儘管安德里森的宣言言之過甚,但仍有包括美國華府在內的重要人士相信,全速推進創新對國家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目前在MIT任教的強森說,他並不反對創新,令他擔心的是,新科技發展特別是AI的方向,若仍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將進一步削弱美國收入分配的中間階層,對共享繁榮、國家安全、未來競爭力都不利。目前,與技術樂觀主義者進行的辯論仍在進行,強森重申,這些技術樂觀提倡者很富有,他們砸錢大肆宣揚立場,但他認為這些問題太過重要,不能讓這些億萬富翁說了算。
讓被技術控制者有自覺意識
兩位作者在書中闡釋,唯有當社會權力基礎改變,才能產生全新的技術願景,但在壟斷社會權力者重視自動化、控制的情況下,如何讓「被技術控制者」擁有自覺意識?
強森幽默的建議讀者可以閱讀這本書,就知道如何產生自覺意識,他也提醒,建立自我意識後的下一步是什麼?面對自動化這種巨大的壓力,基礎權力是什麼?才是吾人更應該關切的。
他解釋,許多國家境內在過去擁有強大的工會,但在代表性、成員數量,以及在職場或社會中的影響力大幅下降之際,缺乏與擁有資源者的對抗力量,這讓他感到憂慮。他同時建議重新組織公民社會是一個改變的開始,人們可以聚在一起,根據新的民主基礎、利用新技術建立組織,現階段的難題是,缺乏強大的社會和政治力量,去推動更具包容性的技術發展,包括創新的任務。
因此,兩位作者在書中僅指出,自動化是無法避免的,自動化在許多方面其實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資本家只追求自動化,便將摧毀眾多就業機會,現今社會需要的,是體現專業知識的新工作內容,這樣才能與體面的工資相襯。
強森鼓勵各國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建議公司努力進行,但他坦言,目前全球仍缺乏強大具組織性的社會力量,來討論與自動化配套的新措施。 如果社會力量不足,透過教育措施呢?強森非常支持利用教育,來教導如何與新科技共存,身為一位教授,他認為對前述議題進行討論及辯證,是非常健康的作法。強森觀察,現今社會欠缺這樣的討論,或者出於其他原因彼此拒絕進行討論,這是一個急需正視的問題。
人類歷史長河漫漫,有許多論者提出不同的分類基準,本書則選擇以技術變革來區分,共歷經農業、工業、網路三大階段,新近討論熱度超高的AI,究竟是推動政治、經濟的助力?還是阻力?
強森再次強調, AI未來的發展走向可能是兩極,因為數位技術對社會金字塔頂端人士的生產力是互補的,增強生產力,但已掏空中產階層,取代位於整體收入分配中間族群的工作和職務,這也是兩位作者擔心的。AI也可能走向相反的發展道路,亦即1870到1980年間的主流論述:在社會中間階層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強森舉例,美國福特(Henry Ford)在全球汽車製造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一席之地,也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當福特1900年開始,在底特律蓋廠生產汽車前,美國當時的汽車工業共製造2400輛汽車,到了1920年代末期,福特和通用(GM)都各自生產150萬輛車,當時的美國汽車工業雇用人數高達40萬。
目前,福特汽車的生產線早已引入電動設備協助生產,這是非常重要的創新,極大化自動化生產力的產能。儘管福特利用機器取代生產線上的人。但他和競爭對手不約而同,在半成品生產線或下游創造許多新的工作機會,不讓技術創新侵蝕受影響員工的所得。
話鋒一轉,強森嚴肅表示,現今產業失去這種動能,在技術創新後,不再思考相襯的新職務,用以取代被自動化摧毀的美好工作,他也寄望AI未來可做到這一點,協助員工度過原有工作取消後留下的產能空窗。據此,AI是解決方案,也會加劇問題。
改變中國控制人民的契機
中國大陸在2009年起採用社會信用體系(social credit system),有效蒐集資訊,並藉此控制中國大陸人民,這種情況是否有改變的契機?要如何進行?
強森悠悠地說,這本新書出版後,前來接觸的出版商告知,為滿足(中國大陸)審查機構的規定,兩位作者被要求對新書內容進行小修改,強森發現這些修改幅度竟「涉及新書一半的內容」。他也推測,包括中國大陸社會信用體系等內容將被刪節,他確定這本新書,不會在中國大陸出版(簡體字版本)。
至於中國大陸利用個資隱私控制人民一事,強森認為中國大陸在這方面的發展,對中國大陸本身及世界各國都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北京正在發展書中所提「重度監控型人工智慧」。由於AI非常適合進行侵入性的監控,對於要讓所有異議噤聲的威權政權來說,更是如獲至寶,顯而易見的,中國大陸極力發展這項監控技術,並嘗試賣給其他威權國家。
強森預測,美國國會在未來一年,將致力在監控技術方面加強更多的反制措施,保障隱私,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都不希望這種重度監控的AI,運用在國家治理上。也因此,AI監控將出現兩個陣營不同的發展,一個是只有監控,另一個是具強大保障的監控。
無論如何,強森認為,中國勢必追求適合自己的技術道路,美國及其他工業化的民主國家(包括台灣),則將走上與中國大陸不同的道路,未來這兩條道路的互動過程值得仔細觀察。
進步運動的三大方向
根據兩位作者的歸納,進步運動具有三個方向:改變敘事論述、培育制衡力量、提出政策方案,證諸人類歷史,哪一個因素最重要?為什麼?
強森認為,從人類歷史來看,三者都很重要。但就現代美國的進步而言,改變敘事論述是相當可行的,由於包括科技業在內的許多人,對進步想法抱持非常開放的心態,參與創造技術的人,通常不願立即堅決否定進步。
他指出,掌握新技術者永遠不缺,問題在於制衡的力量。當初這場工業革命之初,制衡力量是被引入工廠的工人,他們被迫過著如同生產線般一致的生活,必須在同一時間上班,在工廠裡做同樣的事情,創造眾多生活方式、利益極為類似的一群。幸運的是,各種工會應運而生,集體要求更好的經濟條件,同時更催生19世紀末歐美的左翼政黨,這個時期的進步運動能量相當強大。
但身處21世紀的網路世界中,強森不認為工會有能力恢復昔日榮光,也不再有以相同方式追求生活一致性的時機。衍生出的問題,就是「從何獲得制衡(寡占)的力量?」
非同溫層間的交流可能嗎?
「同溫層效應」「過濾泡泡」等名詞與概念,幾已成網路時代的同義詞之二,非同溫層之間有辦法交流嗎?
針對這兩個名詞,強森提醒,在當前眾多業務和廣告都轉向新媒體的時代,復以AI主動推送訊息的平台運作模式,信者恆信的思惟,已讓全球形成明顯的極端化,將人們分成許多小圈圈。
強森認為,將人們重新凝聚在一起的最好方法,是捨棄對新技術的依賴,回到過去傳統的面對面討論。
他更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視線離開筆電,認真參與討論。強森重申,當開始傾聽他人、表達,並補充不同觀點時,與對方形成的連結非常健康,與在社群媒體上的相互叫囂完全不同。
強森指出,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接觸,是無可替代的,這應該也是人類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的教訓。在疫情過後,面對面的互動變得更有價值,特別是如果想解決困難,並達成共識時,儘管彼此從不同的起點開始論述,但經過一次次面對面討論,人們建立極具成效的聯繫,網路上的「同溫層」,就無法成為阻隔輿論交流的圍牆,進而對話產生共識。
賽門.強森
出生:1963年
學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
經歷: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現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新書《權力與進步》(圖/遠見雜誌提供)
《權力與進步》書名要傳達什麼訊息?
《權力與進步》的書名主標題原為《願景盲點》(Vision Trap),後又改為《以權力之名》(In the Name of Progress),最後定稿為目前的書名《權力與進步:人類在技術與富裕上的千年鬥爭》,兩位作者要透過書名傳達給讀者什麼訊息?
作者之一的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受訪時表示,為書籍選擇適切的書名非常重要,但也很困難。以本書為例,必須以言簡意賅的字句,向讀者與市場傳達人類千年歷史中許多微妙的觀點,還得吸引讀者「掏錢買書」。對兩位作者來說,本書最重要關鍵字就是「進步」,這是一個極具積極意涵的語詞,指涉向前發展。
但強森也認為,在人類社會中有時被塑造為進步的物品、價值,實際上只有少數人受益,例如當權者,或是那些掌握關鍵技術意欲操控社會發展方向的精英。兩位作者盼藉此書疾呼,進步需要主張更廣泛的目標,讓更多人共享成果、繁榮。強森強調,他們試圖傳達的主旨,是人類確實應該支持進步趨勢,無意也無法阻礙創新,但希望進步的方向,不要由少數億萬富翁或大科技公司寡頭塑造。
至於,為什麼要在書名的最終版本加入「權力」?強森直言,權力攸關於「誰來負責創建願景」,是少數人,還是當前的科技業?還是這種權力,可以合理交到更廣泛的公眾手中?兩位作者在書中,刻意強調台灣參與性民主的經驗,利用科技表達觀點、進行諮詢、做出決定。 強森認為,這才是權力應該走的方向,應該更廣泛地分享,特別是在構思和想像新技術未來樣貌的時候。(簡嘉宏)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023年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