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創十年同期新高(圖/疾管署提供)
腸病毒即將大流行,疾管署今(12)日表示,根據疾管署上週3月3日至3月9日的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統計,已達6084人次,創下十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且國內近4週統計,因腸病毒停課的班級數已達180班,比同期的136班增加了32%。羅一鈞提醒,每年腸病毒疫情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預計最快可能於4月進入流行期,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國內由於免疫負債問題,有可能再爆大流行,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每年腸病毒疫情會由3月下旬開始上升,預計最快可能於4月進入流行期,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前兩次腸病毒大流行分別發生在,2012年與 2019年。自新冠疫情後四年沒有疫情,可能有免疫負債的情形,因此專家認為今年有可能腸病毒大流行風險,不可輕忽。因此疾管署今特別提出預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疾管署也會與教育部合作,針對幼兒園、托嬰中心加強防範。
疾管署實驗室監測顯示,近期腸病毒持續於社區中活動,以克沙奇A型為主。2024年還沒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但於社區已出現4例腸病毒71型及1例D68型輕症個案。但特別提醒,無論成人、幼兒,都有感染腸病毒的可能,請民眾落實肥皂洗手等個人手部衛生;另,教托育機構及家庭照顧者應定期清潔環境及重點消毒,時常清洗消毒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並持續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學童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等正確防疫觀念。此外,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應多加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有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疾管署提醒,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5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100 c.c.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200 c.c.漂白水。此外,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
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