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春天易亢奮、性慾強?醫:恐是「三月桃花癲」 症狀一次看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醫師表示「三月桃花癲」其實就是躁鬱症的「躁期」發作。(圖/翻攝自 Pixabay)

▲醫師表示「三月桃花癲」其實就是躁鬱症的「躁期」發作。(圖/翻攝自 Pixabay)

中國江蘇有一名20歲男大生認為身邊所有女生都愛上他,今年1月起不斷對女生告白,甚至出現整晚睡不著、無法集中注意力、亂花錢等情況,後來經檢查發現,男大生罹患「桃花癲」,也就是躁鬱症的「躁期」發作;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王紹丞醫師表示,每年3月前後常有一些病患表現出情緒暴躁、喜怒無常、心情起伏過大,注意力不夠集中等等過度亢進的症狀,和平時正常表現差異極大。

王紹丞醫師說明,在專業的精神醫學中提到躁鬱症中的「躁症」,容易發生在春暖花開季節交替的三月,民俗間流傳的「三月桃花癲」就是指這種病症,有些長輩會提到在桃花盛開的時節,原本害羞內向的小姑娘忽然變得非常情緒高亢、開朗健談,像招滿爛桃花似的一直換男友,嚴重一點還變得到處和人發生性關係,好像變了一個人的個性一樣。

桃花癲的說法並非鄉野奇談,對應到現代精神醫學,其實就是躁鬱症的躁期發作。躁症發作的診斷條件,指的是至少持續一週明顯的情緒高亢或易怒的時期,而且幾乎整天都處於情緒高亢的狀態;除了上面提到的情緒症狀還可能有以下表現:活動量增加像是愛管閒事、亂花錢、性慾增強,話比平常多講話很難被打斷,思考跳躍不切實際彷彿天馬行空,自大自滿以為自己天賦異秉,自我感覺良好,一般治療很難見效的失眠、不需睡眠等。

很多人都會以為情緒很暴躁就叫做躁鬱症,甚至在門診也常常有病人跟醫師說,我最近心情很差,有點躁鬱,事實上這很可能得被字面上的意義所誤導,真正躁鬱症的「躁」,是指個人能量狀態很高的狂躁狀態,而不是焦躁或煩躁,很多人可能是想表達我最近情緒很差有些煩躁,而誤以為這叫做躁鬱。躁鬱症的躁和鬱其實是兩個極端的情緒及生理狀態,所以又叫做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而且該情緒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不是只有突發的一兩天。

王紹丞醫師指出在臨床上,很常見許多躁鬱症患者和原本長期看診的醫師討論,或是上網查資料,都覺得自己並沒有「輕躁」過;一來是輕躁的定義比較籠統,二來每個患者的症狀都有會受其個人獨特生活成長背景的影響,導致醫師與患者往往也不清楚什麼是患者的「輕躁」症狀;因此,不少難治性失眠、憂鬱症、恐慌症或是強迫症的患者其實可能是合併有躁鬱症的診斷,而在沒有對症下藥的狀況下,疾病症狀一直沒辦法穩定下來。

國外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根據傳統的診斷準則診斷躁鬱症,可能會有高達60%的第二型躁鬱症患者會被誤判為憂鬱症,而實際上躁鬱症的盛行率更可能是高達5%。為了更精準的診斷躁鬱症,許多學者根據過去研究成果整理出一些「偽裝成憂鬱症/焦慮症的躁鬱症患者」特質來輔助臨床診斷,如美國麻州醫院精神科教授Sachs等學者設計出躁鬱體質指標(bipolarity index)的評分標準,用來判斷患者是否有「躁鬱症體質」,敏感度與特異性均高達90%。

所以臨床上評估患者,光是詢問病患「過去是否曾經有一段時間和平常相比,情緒比較愉快,精力比較旺盛?」所獲得的簡略答案常不足以確立躁鬱症診斷。王紹丞醫師表示藉由完整詳盡的會談,了解患者的生長史、成長過程、病前個性、用藥反應、家族史、甚至是爸媽的個性行為、比較像爸爸還是媽媽等問題,完成充分的病史評估,並在參考躁鬱體質指標,輔助以近紅外光腦功能光譜儀(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的檢查,就能更精確診斷病患是否有躁鬱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