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共和會今(13)日舉辦「美國台灣關係法45週年—邁向台美關係新里程碑」論壇。學者在會中分析,俄烏戰爭爆發後,「疑美論」說法甚囂塵上,但在美國總統拜登多次表明,會在北京動武時保衛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心便逐漸上升。
▲近年中美關係低迷,美國總統拜登多次表明會在北京動武時保衛台灣。(圖/翻攝自拜登臉書)
福爾摩沙共和會(福和會)舉辦這項論壇,邀請學者專家與會,就台美戰略、地緣政治情勢議題交換想法。
近年美中關係低迷,美國國會友台法案增加。前美國國防部官員胡振東指出,台灣關係法的目的是協助維持西太平洋和平、安全與穩定,並授權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在台灣人民間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且台灣的未來要以和平方式決定為基礎。
對於近年認知作戰帶來的衝擊,胡振東表示,中共不只在政治、軍事層面有動作,部分媒體的訊息傳遞也似乎被中共影響,這是重點議題,因為其影響的是一般閱聽眾,必須予以重視。
胡振東說,台灣面臨包含外部及內部挑戰,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排除動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強化台灣關係法對台承諾至關重要。
至於台灣關係法與戰略模糊的概念,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溫賈舒指出,美方做法是清晰中有模糊、模糊中有清晰,致力嚇阻北京當局不要企圖改變現狀,同時也希望台灣具備自我防備能力。
溫賈舒分析,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台灣民眾開始對一旦中共攻擊台灣,美國會不會派兵協防台灣這個問題起疑,當時「疑美論」相關說法甚囂塵上,但在拜登多次表明,會在北京動武時出兵保衛台灣後,民眾對美國的信心便逐漸上升。
在台灣擔任訪問學者及研究員的美國空軍退役軍官吉耐獅(Guermantes Lailari)指出,中國對外經常使用「這是內政」、「台灣問題」、「和平統一」、「分裂份子」等用詞,習近平並非第1個稱台灣屬於中國的中共領導人,不能隨意相信下任中共領導人「可能是對台灣比較好的人」。台灣關係法是有效力的法律,因為這個基礎,美台有互信機制,讓軍事領域的合作得以頻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