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由高中生林子祐開發的地震APP「台灣地震速報」大獲好評。(圖/資料圖)
最近地震不斷,由高中生林子祐開發的地震APP「台灣地震速報」大獲好評,超過百萬下載量,氣象署除了鼓勵林同學簽約使用地震資料外,今(26)日還發文表示稱讚林同學是「有潛力的新星」,但也強調國家警報會被部分民眾認為輸給民間,其實是有原因的。
氣象署在粉專發文指出,地震測報中心的職責就是做好地震測報、提供地震速報資訊,但是怎麼把這些資訊轉化成便民的客製化應用,就需要各領域的金頭腦,「所以我們一直很歡迎企業或個人開發者簽約合作,擴大地震資訊的傳播量能,提供更有效的地震災害應變服務」、「我們會將地震速報資訊『無償』提供給合作的企業或個人開發者應用,讓更多使用者方便獲取地震速報資訊,擴大地震災害即時警報的發布範圍」
▲氣象署說明,國家級警報以針對可能致災的情況強制告警,因此發布門檻較高。(圖/資料圖)
氣象署提到,國家級警報的用途並不是告訴大家「地震要來了!」,而是「針對可能『致災』的情況『強制』告警」,為了讓預警發揮作用,而不是放羊的小孩,所以設定較高的發布門檻,「地震預估規模5.0以上,且所在地預估震度4級以上」。
而簽約合作的軟體、APP 或自動控制智慧減災等應用,就沒有這層限制,因此當達到發布門檻「地震預估規模4.5以上,且所在地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震速報軟體會發布警報
使用者也可以針對需求設定提醒,例如:高樓層住戶可以設定震度推播級數。更多客製化的應用包含:地震頻繁的地區整合現地型地震預警、科技工廠啟動、自動減災機制等等,因此氣象署希望透過合作,借重民間高手的專業跟創意,來擴散災害應變的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