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賴清德稱兩岸互不隸屬 美學者:未偏離蔡英文路線

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美國學者指出,雖然台灣就職演說首次出現如此表述,但是過去蔡英文在高層演說中也提過一樣內容。學者另示警,台灣政治環境不確定性高,北京或許會趁機操弄。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圖/民進黨提供)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圖/民進黨提供)

前國安會官員杜如松(Rush Doshi)及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於美東時間21日在CFR網站刊文,主張賴總統就職演說的兩岸內容,未偏離蔡英文設定的「四個堅持」路線。

蔡英文2021年於國慶大會提出「四個堅持」,盼朝野永遠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杜如松和塞克斯在文中指出,北京反對賴清德的「兩岸互不隸屬」說,這是蔡英文之前在高層演講中使用過的表述,不曾出現於就職演說中。

兩人表示,賴清德的演說內容表明將延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並承諾維持現狀。他也呼籲與北京對話,及對恢復兩岸旅遊和學生交流展現開放態度。

學者們說,即便如此,北京還是以特別嚴厲的語言譴責賴清德的言論,這反映了中國憂心賴清德過去在兩岸議題上的立場,也呈現北京的失望情緒,因為賴清德在某些方面與蔡英文不同,例如沒有明確承諾以中華民國憲法來處理兩岸關係。

兩人觀察,賴清德演說的部分內容也呈現他個人的想法,例如「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

根據杜如松及塞克斯的分析,這可以被解讀為一種微妙的方式,表明賴清德與前任總統陳水扁不同,不打算採取改變台灣官方名稱的作法。賴清德實際上擱置了名稱問題,並接受台灣公民對此議題抱持不同但同樣合理的觀點。

文章指出,北京可以選擇將此視為一種令人安心的發展。不過,將「台灣」與「中華民國」並列,或作為「中華民國」的替換字,將引起北京的疑慮,並被視為偏離了先例。

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公開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圖/記者楊澍攝影)

▲賴清德在520就職演說中,公開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圖/記者楊澍攝影)

兩人分析,與蔡英文首次就職演說內容相比,賴清德這次並未深入談兩岸政策的若干議題,也未明確表示兩岸事務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進行,這兩者都體現一中框架。

學者們指出,賴清德未含蓄提及「九二共識」,這可能是賴清德及其團隊經過考量後的結果,認為在首次闡述其作為總統的兩岸政策時,試圖尋找「九二共識」的替代方案並無多大益處。

文章分析,由於北京曾明確拒絕蔡英文的相關表述,稱為「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並且對賴清德的看法比對蔡英文更為負面,賴的團隊可能認為在此階段他做任何事都不足以改變北京的態度。然而,從北京的角度看,不提九二共識,可能被視為賴清德在採取不同的兩岸路線。

兩人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在過去的就職演說中沒有直接批評中國及中國某些挑釁行為,但賴清德毫不猶豫地這樣做。

賴清德說,中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灰色脅迫,也被視為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他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並說「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

兩人分析,賴清德決定納入這些內容可能反映了戰略背景的變化,包括2022年8月中國對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的軍事回應,以及確保在任何兩岸危機中,國際社會認為挑釁者是北京而非台灣的意圖。

學者們總結,在這個更充滿不確定性的政治環境中,北京可能會找機會操弄台灣政治以推進目標。未來一段時間,兩岸問題仍將是台灣與北京的爭點,官方對話管道幾乎一定持續關閉。

文章指出,雙邊需要謹慎地釋出訊息,進行更深入的對話來避免兩岸緊張局勢加劇,這可能需要透過非官方管道甚至中間人進行。(中央社華盛頓22日電)

中央社
#520信賴啟航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