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老人認為「博愛座」是自己專屬?網挖1975年事件:是他推動的

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博愛座」議題糾紛不斷,日前有位OL連續上班12小時後相當疲憊,搭捷運卻被老人逼迫讓座,情緒失控撞柱濺血,對此,有網友好奇拋問,「老人會覺得『被讓座是應該的』是誰的問題?」貼文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

「博愛座」原本是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如今變成不少人的夢靨。(示意圖/資料照)

▲「博愛座」原本是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如今變成不少人的夢靨。(示意圖/資料照)

原PO在PTT上發文表示,他也曾遇過老人逼迫讓座的事件,某次坐火車南下的時候,走道好像有老人站到不耐煩,要求要讓位給他坐,「後來好像還爭執到有人吐口水,但我是不管了,靠窗睡我的」,不過他表示,在國外有老人被讓坐,還會生氣反駁「我沒這麼老!」,讓他忍不住拋問,「老人會覺得『被讓座是應該的』是誰的問題?」

有網友提到博愛座的演化史,「管仁健都科普過了,源頭就是蔣經國在1975年推行的『學生讓座運動』」、「以前博愛座教的確實是只給老人」、「1975…當年被教育讓座的青年長大囉」、「讓座文化明明是國民黨的道德與倫理教育強調的國民美德」。

有網友挖出《新頭殼》專欄作家管仁健的文章,提到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接位便不斷操弄「指鹿為馬」的宮廷戲,來考驗手下忠誠度,甚至連當年全台風行的「學生讓座運動」,也是在各界馬屁聲被強行推出。

前總統蔣經國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1975年在台北市政會議中當場指出,「台北市的物質生活雖然比鄉村好,但精神生活卻要向鄉村看齊。上週在南投縣一間小館子吃飯,那是一間家庭開的飯館,掌廚的是父親,跑堂的是兒女,兒女們都在大專院校唸書,暑假回家幫父母的忙,這種事在台北市就很少見。台北市不但要注意經濟建設,也應該注意精神建設,例如:等公車不排隊,在車上不肯讓座給老弱婦孺,這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反映道德的低落」,這席話一出,立即讓各地官員大動作,發起「學生讓座運動」。

不過有網友緩頰道,「應該是厚臉皮的人變老了」、「都是個案,不要製造老人與年輕人的對立,誰家沒有老人跟年輕人」、「以前教育敬老尊賢,結果教育出一堆下流老人」、「北捷自己加了把博愛座禮讓給『有需要』,才會不斷地造成紛爭」。

#博愛座讓不讓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37死囚聲請死刑釋憲案 憲法法庭宣示判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