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清宮劇裡,宮裡的人出入都會用「腰牌」!有啥作用?哪些人會佩戴?

新奇中心/唐家興報導

古代「腰牌」可用以證明身份或作為通行憑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古代「腰牌」可用以證明身份或作為通行憑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近年來,清宮劇非常受歡迎,舉凡《延禧攻略》、《如懿傳》、《甄嬛傳》等,播出後都引起熱烈討論;而細心的觀眾也發現,只要涉及清朝的電視劇中,觀眾常見到太監、侍衛及出宮官員使用一種稱為「腰牌」的物品,用以證明身份或作為通行憑證。尤其每當主角拿出「腰牌」,接著小吏就會說出:小人有眼無珠,愣在那幹麼?還不快放行;看著不禁令人好奇,清朝時期的腰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有資格使用呢?

這種腰牌最早出現於清太宗時期,主要由皇太極在位時開始實施。當時,皇太極為了解決滿漢朝臣之間的矛盾,命人製作腰牌,依官位品階頒發,不分滿漢民族,只要從腰牌,就能判斷官位的高低,再也沒有人敢放肆。此舉有效使朝中秩序得以維持。

清朝入關後,腰牌的種類和用途逐漸擴展。(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入關後,腰牌的種類和用途逐漸擴展。(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入關並完成全國統一後,腰牌的種類和用途逐漸擴展。主要分下列三種:

第一種,宮中腰牌:
宮廷中的腰牌使用量最大,更換頻率最高。這些腰牌通常由內務府製作,正面刻有「腰牌」二字,並採用滿漢合璧的形式。一般情況下,腰牌三年更換一次,如有特殊情況需報備內務府審核後置換。光緒二十三年,為防止腰牌被混用、借用,腰牌上開始標明所屬衙門、發行時間及使用人。

第二種,關隘腰牌:
除了宮廷腰牌,還有關隘腰牌。這種腰牌最早出現在乾隆八年的西南邊境,主要用於管理雲南地區的貨商。朝廷在檢查貨品無違禁品後,頒發腰牌,回程時需繳驗查銷。這一制度在越南叛亂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阻止了越南難民,敗退的軍隊,進入各州縣。

第三,船戶腰牌:
康熙年間,運河以及沿海的船隻中,有商船、漁船,也有海盜船,難以分辨,導致許多商船被搶,也無法緝拿兇手。於是朝廷將所有的船隻,依照功能在船上刻上「商」、「漁」的字樣,並在兩旁刻上船隻管轄地、船號、船戶等資訊。同時為了加強人員的管理,對於船戶、舵工、水手、商人都發給腰牌,刻上姓名、年齡、籍貫、方便巡邏人員檢查。

由此可知,清朝的腰牌,就是一種身分的證明,在很多地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晚清時期,甚至還出現了貼有照片的鐵質腰牌,辨識度更高,可是這時候,大清已經窮途末路,腰牌也隨之走入歷史,逐漸被大家所遺忘了!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選罷法》立院可能表決!民團院外集結籲別硬闖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